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药名葛根
科属豆科
【品种来源】

本品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或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生用,或煨用。

【性味归经】

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主治】

  1. 用于外感表证。本品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入脾胃经,而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故可用治外感表证,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干,口微渴苔薄黄之证,常与柴胡黄芩白芷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若风寒表证,症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常配麻黄桂枝白芍同用,如葛根汤
  2. 用于麻疹不透。本品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也可配薄荷牛蒡子荆芥蝉蜕等同用。
  3. 用于热病口渴,阴虚消渴。本品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胃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用治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若用治内热消渴,又多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参黄耆等同用,如玉泉丸
  4. 用于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本品既能清透邪热,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止痢之效,故可用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之热泻热痢证,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如葛根芩连汤;若脾虚泄泻,常配党参茯苓甘草等同用,如七味白术散

【文献别录】

  1. 《本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起阴气,解诸毒。”
  2. 《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3. 《用药法象》:“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现代药理】

本品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大豆素、大豆甙,还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黄酮甙和淀粉。

  1. 葛根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
  2. 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
  3. 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
  4. 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凝集。
  5. 葛根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
  6. 黄豆甙元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解痉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痉挛。
  7. 葛根还具有明显解热作用。
  8. 并有轻微降血糖作用。

【附药说明】

葛花:为葛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功能善解酒毒,醒脾和胃。主要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常用量3~15g。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