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菊科兩年生草本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 的成熟果實。主產於 河北、浙江等地。秋季採收,曬乾,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
【性味歸經】
辛、苦,寒。歸肺、胃經。
【功效】
疏散風熱,透疹利咽,解毒散腫。
【主治】
- 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熱,故有疏散風熱,宣肺利咽之效,用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常配銀花、連翹、荊芥、桔梗等同用,如銀翹散;若風熱壅盛,咽喉腫痛,熱毒較甚者,可與大黃、薄荷、荊芥、防風等同用, 如牛蒡湯;若風熱咳嗽,痰多不暢者,常配荊芥、桔梗、前胡、甘草。
- 用於麻疹不透。本品清泄透散,能疏散風熱,透泄熱毒而促使疹子透發,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復隱,常配薄荷、荊芥、蟬蛻、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湯。
- 用於癰腫瘡毒,痄腮喉痺。本品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風熱,內泄其毒,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效,且性偏滑利,兼可通利二便,故可用治風熱外襲,火毒內結,痛腫瘡毒,兼有便秘者,常與大黃、芒硝、梔子、連翹、薄荷等同用;本品配瓜蔞,連翹,天花粉、青皮等同用,又可用治肝鬱化火,胃熱壅絡之乳癰證,如瓜蔞牛蒡湯;本品配玄參、黃芩、黃連、板蘭根等同用,還可用治瘟毒發頤、痄腮喉痺等熱毒之證,如普濟消毒飲。
【文獻別錄】
- 《用藥法象》:「其用有四,治風濕癮疹,咽喉風熱, 散諸腫瘡瘍腫毒,利凝滯腰膝之氣是也。」
- 《本草鋼目》:「消斑疹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炒用寒性略減。
【注意禁忌】
本品性寒,滑腸通便,氣虛便溏者慎用。
【現代藥理】
本品含牛蒡子甙、脂肪油、維生素A、維生素B1及生物鹼等。
- 牛蒡子煎劑對肺炎雙球菌有顯著抗菌作用;水浸劑對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牛蒡子有解熱、利尿作用;
- 最近發現牛蒡子有抗腫瘤作用,其粗提取物呈選擇毒性,較低量就可以抑制癌細胞增殖,使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接近,可能成為強有力的抗癌生藥。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