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交會穴:《靈樞‧寒熱病》馬蒔註:「大迎出足陽明,而手陽明之脈入齦而交之也。」
【釋名】
迎,指動脈搏動處。穴當面動脈搏動之處,足陽明胃經由此前下人迎,故名。
【位置】
面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前緣,面動脈搏動處。當頜下緣中點上方一橫指,鼓頰肘呈凹陷處。
- 《針灸甲乙經》:「在曲頷前一寸三分,骨陷者中動脈」;
- 《千金要方》作「一寸二分」;
-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又以口下當兩肩」;
- 《循經考穴編》:「居腮頤骨間,合耳下一寸五分。」
【解剖】
- 肌肉:咬肌停止部前緣。
- 神經:頰神經,面神經下頜緣支。
- 血管:前方有面動脈。
【操作】
避開面動脈斜刺0.3~0.5寸。不灸。
【功效】
祛風,利口齒。
- 古典:頰腫,牙痛,面腫,發熱,口噤,口歪,舌強不能言,瘰癧,癲疾,寒痙,胃中滿,喘呼逆息,口不收食,不得嚼,數欠氣,風癰面浮腫,目不得閉,唇吻強瞤動不止,牙關脫臼,蝦蟆瘟。
- 現代:面神經麻痺,流行性腮腺炎。
【配穴】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