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黃帝內經 |
---|
別名 | 內經 |
---|
朝代 | 春秋~戰國 成書於-722~-221 |
---|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係中醫理論著作,非一人一時之作。該書的主要部分已形成於戰國時間,還有一些內容是秦漢乃至唐代醫家補撰的。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出現了多種不同名稱的不同傳本,其中名為《素問》、《靈樞》最為流行。《素問》、《靈樞》兩書合稱為《黃帝內經》。
現存的《素問》及《靈樞》二書主要內容是:
《素問》共81篇:1~2篇論述人體發育的規律,養生的原則與方法,以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思想;3~7篇論述陰陽五行學說在自然界、人體各部機能以及疾病治療等方面的聯繫;8~11篇論述臟腑的生理與其主病;12~14篇論述針、砭、灸法、按摩、湯劑、藥酒、溫熨等治療方法;15~21篇論述以脈診為主,包括色診、問診的診斷學,及疾病轉歸、死亡徵兆;22~30篇論述有關臟腑、經絡等病證的臨床辨證規律;31~48篇論述若干主要病類(包括熱病、瘧、厥病、瘧病、腹中病、風病、痺病、奇病等)的病候及其針治方法;49~65篇論述週身孔穴("氣穴"、"氣府"、"骨空")的名稱、部位和針刺的手法、補瀉和禁忌,以及有關經脈病候的解釋,疾病演變過程等;66~71篇及74篇(第72、73篇僅存篇目,原文已佚)共七篇,系唐代王冰據古佚醫書補入,主要闡述運氣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75~81篇雜論有關醫理及診法中的一些問題。
《靈樞》:1~9篇論述九針的形制十二原穴、五腧穴(井、滎、輸、經、合)、根結穴,針刺方法(九變刺、十二節刺、三刺、五刺等),針法補瀉,燙法,臟腑病候及與情志的關係;10~18篇論述人體經絡系統(經脈、經別、經水、經筋),體表測量(骨度、脈度)及營、衛、氣、血,三焦所主等;19~30篇論述四時雜病、五臟病、寒熱病,癲狂、厥病、擊痺及其他雜病的病候及刺法;31~41篇論述臟腑解剖、色診、不同體質刺法、瀉血、有關四海、五亂、陰陽清濁、陰陽應十二月之理論及脹病、癃病等;42~46篇論述五行與五腧,針刺之道,疾病傳變,夢與疾病,五變病;47~55篇論述臟腑類型,脈診(人迎、寸口),望診,疼痛病機,灸法補瀉人,人體發育,要穴(標、本、氣街)及禁刺;56~66篇論述二十五種人體類型,動輸,百病始生,病之逆順,衛氣失常,賊風、水脹病,五行與五味等;67~81篇論述人與自然,五行所主,五人,尺膚診法,衛氣行,九宮八風,九針論,行針之法,刺有五節,以及多種雜病(上膈、無言、寒熱、目不瞑、瘧疾、風病、眼目諸病、癰疽等)。
《黃帝內經》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我國的醫學成就,是我國早期的一部醫學論文總集,內容十分豐富。它在朴素的唯物主義觀點指導下,較全面地闡述了人與自然、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及疾病預防、養生學等方面的內容。具體表現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