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穴名复溜
别名伏留, 复留, 伏白, 昌阳, 外命
国际代码KI7
bubble_chart 类别

经(金)穴。

bubble_chart 释名

复,又作“伏”,隐伏;溜,流动。足少阴肾经脉气至此深伏而行。穴后方当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故别名“伏白”(针灸甲乙经)。又当昌阳之脉(足少阴经在小腿部的支脉)处,故别名“昌阳”(针灸甲乙经)。

bubble_chart 位置

复溜、悬钟穴位横断面 (改編自《严振国穴位解剖》)
复溜穴位 (改編自《经络与穴道》)

小腿内侧面,太溪直上2寸,跟腱前方凹陷处。

  • 灵枢本输:“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
  • 神应经:“与太溪相直”;
  • 针灸集成:“在交信后五分,与交信平排”。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后方为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深层为拇长屈肌。
  • 神经:腓肠神经分支,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前方为胫神经。
  • 血管:深层前方为胫后动、静脉。

bubble_chart 操作

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bubble_chart 功效

理肠、益肾、利水、止汗。

  • 古典:水肿、肠鸣、腹痛、腹胀、腹泻、骨寒、寒热、汗出不休、盗汗、嗌干、目䀮䀮、耳鸣、耳聋、消渴、失音、涎出、鼻中痛、四肢肿、舌卷不能言、腰脊痛、闪挫脊膂、浮肿、痿证、滞产。
  • 现代:肾炎、尿路感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足跟痛、脑外伤后遗症。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附注

灵枢‧本输名作“复留”。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