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药名苦参
科属豆科
【品种来源】

本品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根。我国各地均产。春秋两季采收,切片,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

  1.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本品苦寒,功能清热燥湿。用治湿热蕴结肠胃,腹痛泄泻,以及下痢脓血,可单用,也可与木香等同用;治湿热便血、肠风下血、痔疮出血,可与生地黄同用,如苦参地黄丸;治温热蕴蒸,黄疸尿赤,本品既可清热燥湿,又可清热利尿,导湿热外出,常与栀子龙胆草等同用,有良好的除湿热退黄疸松弛作用。
  2. 用于带下阴痒,湿疹疥癣,小便不利。本品清下焦湿热,兼能通利小便,使湿热从小便排出。又能杀虫止痒。用治湿热下注,带下色黄,阴肿阴痒,以及湿疹,皮肤瘙痒,多与黄柏蛇床子同用,内服外洗均可;治疥癣,可配枯矾、硫黄,制成软膏,涂敷患处;治妊娠小便不利,与当归贝母同用,共奏养血利气、清热利尿之功,如当归贝母苦参丸;治湿热蕴结膀胱,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可与蒲公英石苇等药同用。

【文献别录】

  1. 《本经》:“主心腹气结,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
  2. 《别录》:“除伏热肠癖,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䘌。”
  3. 《本草纲目》:“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外用适量。

【注意禁忌】

本品苦寒伤胃、伤阴,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忌用或慎用。反藜芦。

【现代药理】

本品含苦参碱、羟基苦参碱、甲基野靛碱、臭豆碱等多种生物碱。另含黄酮类化合物。

  1. 苦参、苦参碱、苦参黄酮等均有抗心率失常作用。
  2. 苦参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及降血脂作用;
  3. 总碱还有防止白细胞减低及抗辐射作用。
  4. 醇提取物对阴道滴虫、阿米巴原虫有杀死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5. 并有利尿、抗炎、抗过敏、镇痛及平喘、祛痰作用。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