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bubble_chart 功效
升陽解肌,透表解毒。
bubble_chart 主治
- 治陽明傷寒中風,頭疼身痛、發熱惡寒、無汗、口渴、目痛、鼻乾不得臥。
- 麻疹未發或發而未透,症見發熱惡風,頭痛體疼、噴嚏、咳嗽、目赤流淚、口渴、舌紅苔乾、脈浮數。
bubble_chart 方義
方中升麻甘辛微寒,透疹解毒;葛根甘辛平,解肌透疹,生津止渴,二味相配,不但清熱解肌之功倍增,且透疹之力更著;赤芍和營瀉熱,與甘草同用,養陰和中,甘草又能調和諸藥,益氣解毒。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麻疹流行期間,小兒噴嚏流淚,發熱煩躁,疹出不暢(但見頭面耳後疹點隱隱)即可使用本方。
bubble_chart 加減
- 麻疹發而未透者:加蟬衣、薄荷,荊芥以清熱透疹。
- 疹出不透,偏陰虛者:加玄參、麥冬、知母。
- 疹出不透,偏陽虛者: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或參附湯。
- 熱甚而喘者:合麻杏甘石湯或紫雪丹。
- 咳嗽:加桑白皮、桔梗。
- 咽痛:加桔梗、甘草、穿心蓮。
- 頭痛:加川芎、白芷。
- 身痛背強:加羌活、防風。
- 上膈熱甚:加黃芩、薄荷。
- 高熱不退:加柴胡、黃芩、防風。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使用本方,宜早不宜遲,若毒熱旺盛而內陷,非本方所能為力。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流感、麻疹、猩紅熱、水痘、病毒性肺炎、帶狀疱疹、銀屑病、扁桃腺炎、皮膚病、眼疾。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