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穴名至陰
國際代碼BL67
bubble_chart 類別

井(金)穴。《靈樞根結》:「太陽根于至陰,結于命門,命門者目也。」

bubble_chart 釋名

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六十七穴之末,足太陽經脈由此下接足少陰,陽盡陰起,故名。

bubble_chart 位置

至陰穴位 (改編自《經絡與穴道》)
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1分處。
  • 靈樞本輸》:「足小指之端也」;
  • 針灸甲乙經》:「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如韭葉」;即足小趾趾甲廓外側角後旁1分凹陷處。

bubble_chart 解剖

  • 神經:趾跖側固有神經、足背外側皮神經。
  • 血管:趾背動脈及趾跖側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

bubble_chart 操作

淺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常用艾條溫灸15~20分鐘,艾炷灸3~5壯。

bubble_chart 功效

祛風熱、利頭項、順胎產。

  • 古典:頭重、鼻衄、瘛瘲、汗不出、煩心、項痛、目翳、小便不利、胸脅痛、乾嘔吐、疝氣、死胎、胎衣不下,婦人橫產、癢疾、腳膝腫、足下熱、風寒從足小趾起、脈痺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遺精。
  • 現代:胎位不正、滯產、胎盤滯留。

bubble_chart 配穴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