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穴名京骨
国际代码BL64
bubble_chart 类别

原穴。

bubble_chart 释名

京,高大。京骨,指突出的第五跖骨粗隆部,穴当其下方,故名。

bubble_chart 位置

京骨穴位 (改編自《经络与穴道》)
在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当小趾尖与足跟底后缘连线的中点。
  • 灵枢本输:“足外侧大骨之下”;
  • 针灸甲乙经补充:“赤白肉际陷者中”;
  • 针灸聚英:“小指本节后大骨名京骨,其穴在骨下”;
  • 循经考穴编:“当以绳量小指(趾)至后跟中折取”;
  • 针灸集成:“在申脉前三寸”。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上方为外展小趾肌。
  • 神经: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 血管:足底外侧动、静脉。

bubble_chart 操作

向内下方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bubble_chart 功效

祛风热、清头目、利腰膝。

  • 古典:头顶痛、寒热、目赤、目生白翳、目眦烂、眩晕、鼻塞、鼻衄、癫狂、项强、腰脊痛不可俯仰、腹满、泄泻、心痛、髀枢痛、足塞、膝痛、脚挛、惊悸、寒湿脚气、两足燥裂或湿痒生疮。
  • 现代:急性腰扭伤、落枕、心肌炎、胸膜炎。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