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脊椎動物熊科棕熊、黑熊的乾燥膽汁。棕熊膽主產於東北、華北地區,陝西、四川、雲南、青海、新疆、甘肅等省銪分佈;黑熊膽主產於東北及華北地區。夏秋季獵取為宜,取出膽囊,乾燥。去淨膽囊皮膜,研細末。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苦,寒。歸肝、膽、心經。
bubble_chart 功效
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清肝明目。
bubble_chart 主治
- 用於肝經熱盛,熱極生風所致的高熱、驚風、癲癇、手足抽搐。本品能清肝息風止痙。治小兒痰熱驚癇,可用竹瀝化服;治子癇,可單用本品溫開水化服。
- 用於瘡癰腫痛及痔瘡腫痛。本品能清熱解毒、消散癰腫。可用水調化塗於患部,或加入少許冰片,用膽汁塗。
- 用於肝熱目赤腫痛、目生翳障。可外用滴眼或內服。
- 此外,其清熱解毒之功亦可用於熱毒壅結之咽喉腫痛。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 《新修本草》:"療時氣熱盛變為葽疸,暑日久痢,疳慝心痛。"
- 《本草從新》:"涼心,平肝,明目,殺蟲,治驚癇五痔。實熱則宜,虛家當戒。"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1~2.5克。內服,多作丸、散,不入湯劑。外用適量。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本品主含熊膽去氧膽酸,次為鵝去氧膽酸、去氧膽酸、膽酸及膽固醇、膽紅素、無機鹽等。膽汁酸鹽有利膽作用,可促進膽汁分泌,顯著增加膽汁分泌量,對總膽管、括約肌有鬆弛作用。本品還有溶解膽結石作用及一定的解毒、抑菌、抗炎、抗過敏、鎮咳、祛痰、平喘、助消化、降壓作用。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