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組成 淮山藥(炒)5.4克 白茯苓3.6克 白朮(製)3克 薏苡仁(炒,研)6克 芡實(炒,研)6克 白扁豆(炒,研)6克 桔梗2.4克 元砂仁(去皮,炒,研)1.5克 甘草(炙)2.4克 神麴(炒)1.2克 白蓮肉(炒,研)6克 秫米(炒,研)3克 紅棗(去核)2枚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水煎,中午時加白糖,開水調服。此方與滋陰湯每日同用,滋陰湯早、晚服,此方中午時服。
bubble_chart 主治
脾虛失血。
bubble_chart 加減
若氣滿者,加陳皮(去白)3克,或再加真蘇子(炒,研)1.5克,或用廣木香磨汁合服;若有冷涎及胃口寒者,加乾薑(炒黃)0.9~1.5克,即加肉桂亦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