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太醫局,1078~1085 |
bubble_chart 組成 人參 肉桂(去粗皮,不見火) 川芎 地黃(洗,酒蒸,焙) 茯苓(焙) 白朮(焙) 甘草(炙) 黃耆(去蘆) 川當歸(洗,去蘆) 白芍藥 各等分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上藥十昧,銼為細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3片,棗子2個,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時候溫服。
bubble_chart 功效
溫補氣血。
bubble_chart 主治
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氣,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以及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是由四君子湯合四物湯再加黃耆、肉桂所組成。方中四君補氣,四物補血,更與補氣之黃耆和少佐溫煦之肉桂組合,則補益氣血之功更著。惟藥性偏溫,以氣血兩虧而偏於虛寒者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