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概述 食管癌及賁門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地區之間有差別,在高發區占各種惡性腫瘤之首位。男性略多於女性,約為1.6:1。農村高於城市,為3:1。發病年齡以50~69歲為多見。40歲以下者占10%,所以對年輕患者亦不應忽視。食管癌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治療及放射治療。前者的五年生存率為20~40%左右,後者為10%左右,中西藥物只能起輔助作用,得到根治者甚少。因此,外科治療應為首選。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病例手術治療的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差別很大。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對提高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 吞嚥食物時胸骨後有疼痛或悶脹不適或咽部有異物感或食物磨擦感;
- 進行性吞嚥困難;
- 中晚期患者有脫水、消瘦、賁門癌有貧血等體徵。
bubble_chart 診斷
- 吞嚥時咽部或胸骨後或上腹部有疼痛、悶脹或食物磨擦感。
- X線鋇劑造影見食管粘膜皺褶迂曲,增粗,紊亂或中斷,食管壁僵硬鋇劑通過緩慢或受阻,深淺不等的龕影,充盈缺損和軟組織塊影。
- 食管鏡檢查,可窺見病源。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 食管癌、賁門癌均應盡早手術治療。
- 對手術治療有禁忌或拒絕手術者可選用放射治療、抗癌藥物化療或這些方法的綜合應用。
- 晚期病例為解除進食困難或減輕症狀亦可考慮手術治療。
- 食管癌、賁門癌術前採用放療、食管動脈內藥物灌注治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術後加用放療、化療的綜合治療可提高生存率。
- 其他中西藥物能起輔助治療作用。
食管癌、賁門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易為患者及醫者所忽視,因此,進食若有咽部或胸骨後異物、梗噎感到醫院就診檢查。 食管癌、賁門癌治療以外科手術治療效果最好。早期病例手術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對提高治療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bubble_chart 治癒標準 - 治癒:病變切除,食管重建術後,恢復良好;
- 好轉:病變切除,仍殘存轉移淋巴結,術後情況尚可。或經放療後病變縮小,症狀改善。
- 未癒:症狀未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