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 | 創傷性口炎 |
別名 | traumatic stomatitis |
創傷性口炎(traumatic stomatitis)是由機械性、化學性、物理性等因素造成口腔粘膜損傷所致的非特異性急、慢性炎症。
bubble_chart 病因學
一、創傷性潰瘍
機械性刺激因素對口腔粘膜的損傷,最常見為形成創傷性潰瘍(traumatic ulcer),潰瘍特點可因損傷的性質、潰瘍的持續時間長短、潰瘍的部位和是否有繼發感染而不同。
兒童乳牙的慢性尖周炎,當牙槽骨已遭受破壞,再加以恆牙萌出時的壓力,有時可使乳牙根尖部由牙槽骨的破壞部位穿破牙齦表面潰瘍面而暴露在口腔內,形成對粘膜的刺激,引起褥瘡性潰瘍。牙根尖往往直插入潰瘍當中,此種情況以上唇及頰部多見。
因為形成褥瘡性潰瘍的刺激是緩和而長期的,故潰瘍表面多為炎性肉芽組織而缺少神經纖維,故疼痛不很明顯,但有繼發感染時疼痛可加重。
2.增殖性病損(hyperplastic lesion)
多見於老年人,由於義齒的基板邊緣不合適引起的長期而緩和的慢性刺激使組織產生增殖性炎症病變。粘膜呈堅韌的肉芽腫性增生,有時伴有小潰瘍面,有時僅有炎症性增生而無潰瘍面。患者一般無明顯的疼痛症狀。
3.急性損傷病損
多引起口腔粘膜撕裂傷或擦傷,如小兒常將異物伸入口內,在奔跑時不慎跌跤,異物易刺傷粘膜引起擦傷和軟組織撕裂傷。咬傷也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創傷,常發生於舌、頰或唇,一般多只引起小潰瘍。一種罕見的咬傷見於癲癇患者發病時可咬傷舌而成較大潰瘍,重者可引起組織缺損。
5.Bednar口瘡
嬰兒上齶粘膜較薄,尤其在翼鉤處,在較硬的橡皮奶嘴或其他異物的摩擦壓迫下,可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淺潰瘍。
二、粘膜血疱
臨床上常因脆、硬食物的摩擦或不慎咬傷而引起口腔粘膜形成血疱(mucosal hematoma)。好發於軟齶、咽旁、頰、舌和口角粘膜。患者在咀嚼時突感局部異常感或劇痛,張口即可見到此處粘膜有血疱,為紫紅色、疱壁薄、大小約1~3cm,大疱可迅速破損而出血,破後疱膜覆蓋其上,以後疱膜壞死、脫落而呈一邊緣清楚的鮮紅色糜爛面,上有少量分泌物,周圍粘膜充血,患者感燒灼樣疼痛,說話、進食時疼痛加重,病程歷時7~14d而癒合。小血疱不易破,如將疱中血液吸出,且無繼發感染時,1~2d即可癒合。
三、化學性灼傷
腐蝕性化學藥物主要引起粘膜組織蛋白的凝固,組織壞死,病損表面形成一層白色壞死的薄膜,如拭去即露出出血的紅色糜爛面,自覺疼痛。封三氧化二砷失活牙髓時,如暫時水門汀封閉不嚴,而使砷劑溢出,不但損及牙齦及鄰近粘膜呈灰褐色組織壞死,更有甚者可使牙槽骨壞死。
四、熱灼傷
輕度燙傷僅見粘膜發紅,有輕微疼痛或麻木感,并不形成糜爛或潰瘍。但熱損傷嚴重時可形成水疱,疱破潰後形成糜爛或淺潰瘍,疼痛明顯。
![]() | 頂新製油 大絕韻 木崗雞蛋 每日C 味全 貝納頌 大醇豆 LCA506 36法郎 Jagabee加卡比薯條 康師傅 順胜實業 頂伸貿易 正義 統一眼鏡 應宏科技 台灣之星 德克士 崑山帆宏 福滿家(廣州市) 全家(中國) |
創傷性口炎雖因刺激因素和病損部位不同而表現各異,但多數原因明確,故診斷不難。
1.有損傷史,或病損的相應部位有明顯的刺激因素存在。
2.病損的特點與刺激因素相一致。
3.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後,病損即癒合,慢性長期不愈的潰瘍,去除刺激後仍不癒合者,或潰瘍較深大、基底較硬者,應作活體組織檢查與癌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