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方名附子湯
來源傷寒卒病論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15克 (2枚)
茯苓 9克 (3兩)
人參 6克 (2兩)
白朮 12克 (4兩)
芍藥 9克 (3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bubble_chart 功效

溫經助陽,祛寒除濕。

bubble_chart 主治

少陰虛寒,骨節疼痛,背惡寒,手足不溫,口中和,舌淡,苔白滑,脈沈弱;及陽虛寒濕,遍身疼痛。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為真武湯之衍化方劑、以人參生薑、並將方中附子白朮之分量增加而成的。適用於表裡俱寒,兼有水毒之陽虛證。方中附子、辛熱,以攻散表裡之寒;白朮茯苓、淡滲燥濕利濕以驅逐內外水毒;人參芍藥配伍,助陽補虛,調和營衛而治惡寒疼痛。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1. 手足厥冷。
  2. 關節疼痛。
  3. 背惡寒。
  4. 舌濕潤不渴。
  5. 浮腫。
  6. 脈沈弱或沈遲。

bubble_chart 加減

  1. 寒濕性關節炎:加桂枝秦艽羌活獨活
  2. 月經不調少腹冷痛:加當歸艾葉川芎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凡感受風濕關節腫痛、發熱者不宜使用本方。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感冒、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虛寒性腹痛、腰痛。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