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右五味,以水1200cc(六升),煮取200cc(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bubble_chart 功效
瀉熱破瘀,消腫散結。
bubble_chart 主治
腸癰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則局部腫痞,按之痛甚,小便數如淋,或右足屈而不伸或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亦可下也。
bubble_chart 方義
方中大黃瀉熱祛瘀,解毒通便;牡丹皮清熱涼血散瘀,兩藥合用更能瀉下瘀熱;芒硝軟堅散結,並助大黃蕩滌實熱,宣通壅滯,祛其熱勢,桃仁善破血結,並助牡丹皮活血散瘀;冬瓜子清腸中濕熱,排膿散結消瓜子清腸中濕熱,排膿散結消癰。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 腸癰(闌尾炎)。
- 右少腹疼痛拒按。
- 便秘。
- 盆腔炎。
- 苔黃膩。
bubble_chart 加減
- 少腹痛甚:加銀花、蒲公英、赤芍、白花蛇舌草、延胡索。
- 陰虛舌紅:加玄參、生地。
- 血瘀:加赤芍、川芎、紅花。
- 闌尾炎:加銀花、連翹、當歸、枳殼、敗醬草。
- 膿未成:加皂刺、白芷。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 闌尾炎延宕已成腹膜炎者,必須轉診西醫開刀處理。
- 老人、孕婦、體虛者慎用。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通便,改善腹腔血循環,抗菌消炎。主要用於急性闌尾炎、膀胱直腸窩膿腫、子宮直腸窩膿腫、痛經、閉經、輸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卵巢囊腫、膀胱炎、泌尿系感染、腎盂炎、痔瘡、直腸炎、結腸炎等。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