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穴名地倉
別名胃維
國際代碼ST4
bubble_chart 類別

交會穴:《針灸甲乙經》:蹻脈、手足陽明之會;《針灸大成》「蹻脈」作「陽蹻」;《針灸聚英》:補充任脈。

bubble_chart 釋名

地,指下部;倉,倉庫。面部分三庭:鼻以上為上庭(天),鼻為中庭(人),鼻以下為下庭(地)。穴在面下庭口角之旁,口腔為容納水穀食物之處,故名。因其近口角,故又名「胃維」(《針灸甲乙經》、《外台秘要》誤作「會維」)。

bubble_chart 位置

地倉穴位 (改編自《經絡與穴道》)

在面部口角外側,上直瞳孔,近鼻唇溝下端處。當口角旁4分,目中線上。

  • 針灸甲乙經》:「俠口傍四分,如(略)近下是」;
  • 《針方六集》:「直縫中」。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口輪匝肌、頰肌。
  • 神經:下頷神經頰神經、面神經頰支。
  • 血管:面動、靜脈。

bubble_chart 操作

捏起口角部肌肉,向頰車沿皮透刺1~1.5寸。

bubble_chart 功效

祛風邪,通氣滯,利機關。

  • 古典:口眼歪斜,言語不能,音啞,流涎,手足痿躄不能行,狂風罵詈撾斫人,小兒大便不通,飲食不收,水漿漏落,眼瞤動不止,目不得閉。
  • 現代: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鵝口瘡。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