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牛科動物賽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innaeus) 的角。主產於新疆、青海等地。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季獵取最佳。捕後鋸取其角,曬乾。用時鎊成薄片、銼末或磨汁。
【性味歸經】
鹹,寒。歸肝、心經。
【功效】
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主治】
- 用於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羚羊角性寒,清熱力強,善入肝,有良好的清肝熱、息肝風作用,所以最宜于熱極生風,為治療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之要藥。如用治溫熱病熱邪熾盛,熱極動風之高熱神昏、痙厥抽搐者,常與鉤藤、菊花、白芍藥等配伍,即羚角鉤藤湯。用治癲癇、驚悸,可與鉤藤、天竺黃、鬱金、硃砂等同用。
- 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本品亦有顯著的平肝陽作用,可與石決明、牡蠣、天麻等平肝潛陽藥物同用,共奏平肝陽、止眩暈之效。
- 用於肝火上炎,目赤頭痛。本品善清瀉肝火,故宜治肝火上炎之頭痛、頭暈、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症。常與龍膽草、決明子、黃芩等配伍,如羚羊角散。
- 用於溫熱病壯熱神昏,熱毒發斑。本品入心、肝二經,氣血兩清,有清熱瀉火解毒之效。用治熱病神昏、壯熱、躁狂、抽搐等症,常與石膏、寒水石等配伍,如紫雪丹;用治熱毒發斑,每以本品配入白虎湯中取效。
- 此外,羚羊角還用治肺熱咳喘,能清肺熱止咳,如羚羊清肺散。近年用羚羊角水解注射液,治療小兒肺炎、流感發熱、麻疹及其它發熱病症,均有效。
【文獻別錄】
- 《本經》:「主明目,益氣起陰,去惡血注下…安心氣。」
- 《本草綱目:「入厥陰肝經甚捷…肝主木,開竅于目,其發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風,在合為筋,其發病也,小兒驚癇,婦人子癇,大人中風搐搦,及筋脈攣急,歷節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
【用法用量】
煎服,1~3g,單煎2小時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現代藥理】
本品含磷酸鈣、角蛋白及不溶性無機鹽等。羚羊角外皮浸出液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有鎮痛作用;能增強動物對缺氧的耐受能力。煎劑能抗驚厥;有解熱作用。煎劑或醇提取液,小劑量使離體蟾蜍心臟收縮加強,中等劑量可致心傳導阻滯,大劑量則引起心率減慢、振幅減小,最後心跳停止。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