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濕熱
別名濕熱內蘊、濕熱阻滯、濕熱壅滯、濕熱蒙蔽、濕熱交蒸
【概念】

濕熱證是由於感受濕熱穢濁之邪,或脾胃不健、濕熱內蘊而形成「濕遏熱伏」「濕熱交蒸」病變的概稱。多因外感邪氣,或素嗜酒酪,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濕熱交阻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身熱不揚,頭身困重,口乾不欲飲,胸悶腹脹,不思飲食,或面目周身發黃,皮膚發癢,小便赤而不利,女子帶下黃稠、穢濁有味,舌苔膩,脈濡緩或濡數。

濕熱證常見於「泄瀉」、「痢疾」、「黃疸」、「臌脹」、「水腫」、「淋證」、「癃閉」、「痿證」、「痺證」、「濕溫」、「伏暑」、「暑溫」、「帶下」等疾病中。

本證通常應與「寒濕證」、「濕阻證」鑒別。

【鑑別處理】

濕熱證可出現於多種疾病之中,其臨床表現各有特點,治法亦不盡相同,必須加以辨析。

  1. 如在泄瀉病中見濕熱證,則多表現為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口渴,小便短黃等「濕熱下注」的特點,此由感受濕熱之邪,或嗜酒酪肥甘,傷及胃腸,傳化失常,濕熱下注所致,治宜清化濕熱,方用葛根芩連湯(《傷寒論》)加味。
  2. 若在痢疾病中見濕熱證,其臨床表現每以腹痛、裏急後重、下痢赤白,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濕熱痢」為特點,此多由外受濕熱、疫毒之氣,內傷飲食不潔,損及脾、胃、腸,濕熱鬱蒸,氣血阻滯,化為膿血所致,治宜清熱利濕止痢,方用香連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3. 若在黃疸病中見濕熱證,其臨床表現為目黃身黃,黃色鮮如橘,發熱口渴,或身熱不揚,舌苔黃膩,脈弦數或濡數。此多由時邪外襲,鬱而不達,或飲食不節,嗜酒無度、損傷脾胃,濕熱交阻,熏蒸肝膽,膽汁外溢於肌膚所致,治宜清熱利濕退黃,方用茵陳蒿湯(《傷寒論》)或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加減。
  4. 若在臌脹病中出現濕熱證,則可表現為腹大堅滿,脘腹疼痛,煩熱口苦,渴不欲飲,溲赤便秘,或身目發黃等症狀,緣因嗜辛酒酪,釀成濕熱,或黃疸、積聚等病,遷延日久,致濕熱互結停聚,治宜清熱利濕,攻下逐水,方用中滿分消丸(《蘭室秘藏》)加減;體質壯實可暫用舟車丸(《丹溪心法》)攻下逐水,得瀉即止。
  5. 若在水腫病中出現濕熱證,臨床表現每以遍身浮腫,皮色潤澤光亮,胸腹痞悶,煩熱口渴,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沉數等「濕熱壅盛」症狀為特點,此由感受外邪,或冒雨涉水,水濕內侵,或飲食不節,濕蘊於中,濕鬱化熱,濕熱蘊結於內,膀胱輸化無權所致,治宜疏風透表,分利濕熱,方用疏鑿飲子(《世醫得效方》)加減。
  6. 若在淋病、癃閉病中出現濕熱證,則臨床表現以小便熱澀疼痛,甚或點滴不通,尿色黃赤,或混濁如米泔,小腹脹滿,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飲等「下焦濕熱」症狀為特點,此多由濕熱蘊結於膀胱,或腎移熱於膀胱,濕熱互結,膀胱氣化不利所致,治宜清熱利濕通淋,方用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或程氏萆薢分清飲(《醫學心悟》)加減。
  7. 若在痿證病中出現濕熱證,臨床表現以肢體痿軟無力,可兼微腫、麻木,下肢尤甚,或有發熱,胸脘痞悶,小便澀痛等症為特點,此由久居濕地,或水中作業,外濕侵入,留而不去,鬱久化熱,或飲食不節,嗜食肥甘,損傷脾胃,濕從內生,蘊濕積熱,濕熱浸淫筋脈所致,治宜清熱利濕,方用加味二妙散(《雜病源流犀燭》)加減。
  8. 若在痺證中見濕熱證,臨床表現每以關節紅腫灼熱,疼痛拒按,得冷則舒,多伴有發熱、汗出、惡風、口揭、煩悶,小便黃赤、舌苔黃膩等□為特點,此由素體陽氣偏勝,或陰虛陽亢主體,當卒中風寒濕邪之後,逢陽化熱,流注經絡關節所致,治宜清熱通絡,祛風利濕,方用宣痺湯(《溫病條辨》)加減。
  9. 若在濕疹等皮膚病中見濕熱證,臨床表現以皮膚潮紅、腫脹、糜爛,便秘或腹瀉,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為特點,此由濕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聚結於皮膚所致,治宜清熱利濕,方用龍膽瀉肝湯(《蘭室秘藏》)加減。

在「濕溫」、「暑溫」(暑濕病)、「伏暑」、「溫疫」(溫熱疫)等外感濕熱病中可見濕熱的三焦分證:

  1. 上焦濕熱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或不發熱,或午後發熱,頭重如裹,肢體困重,胸悶無汗,神識呆滯,口粘不渴,脘痞納呆,或見腸鳴便溏,舌苔白膩,脈濡緩,此多由感受濕邪,邪鬱肌表,內困脾氣所致,治宜溫散表濕,方用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熱象已顯者,治宜宣化濕熱,方用藿朴夏蒂湯(《醫源》)。
  2. 中焦濕熱表現為身熱不揚,或汗出熱減,繼而復熱,或午後熱甚,肢體困重,胸脘痞悶,嘔惡不飢不食,口渴不欲飲,面色萎黃,或面色淡黃,神呆少言,甚則神昏不清,尿短而赤,便溏不爽,或見白痦,苔灰白帶黃,脈濡數,此由上焦濕熱傳來,或由感受暑濕之邪,內傷脾胃所致,治宜清化濕熱,方用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痰蒙清竅,神識昏糊者,治宜豁痰開竅,方用菖蒲鬱金湯(《溫病全書》)。
  3. 下焦濕熱表現為小便癃閉,渴不多飲,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滿,頭脹昏沉,神識昏迷,苔灰白黃膩,脈濡數,此由濕熱之邪傳人下焦,阻滯膀胱與大腸,使膀胱氣化失職,大腸腑氣不通所致,治宜淡滲分清,方用茯苓皮湯(《溫病條辨》),或導濁行滯,方用宣清導濁湯(《溫病條辨》)。
以上可見三焦分證,是通過濕熱傷人的臟腑部位和先後次序,劃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同時又是濕熱病的初、中、末三個階段。顯然在理論上是自成體系,其意義與雜病濕熱證並不完全相同。總之,證候雖屬濕熱,但在不同疾病中,其症狀表現各有特點,臨床可根據上述病證特點,加以辨析。

又,濕熱證多發生於夏、秋季節。雨量較多,濕氣較盛之時,脾胃虛弱之人較易罹患。婦人見濕熱證者,主要表現為白帶多而粘稠,氣味腥臭,色黃或帶血等特點。治當「因人制宜」。

濕為陰邪,熱為陽邪,二者互相裹結,膠著難解。特別是濕熱病往往在中焦稽留時間最長,變化也較多,這與濕氣困脾,脾不運化有關。一般來說,其轉歸大致可分為從陽化熱或從陰化寒兩種情況:從陽化熱,是由於患者體質陽氣素盛,或其證候類型是熱重於濕,或在治療過程中,過用溫燥之品,以致濕漸退而熱漸盛,終而化為燥熱。從陰化寒,是由於患者素體陽虛,或其證候類型屬於濕重於熱,或在治療過程中,過用苦寒之品,克伐陽氣,以致濕不去而熱漸退,最後發展成為寒濕之證。

【類證鑑別】

  1. 濕阻證與濕熱證:兩證同屬濕病範疇,從病因而論,濕熱證多由直接感受濕熱之邪,或飲食不潔,嗜食辛辣肥甘,損傷脾胃,脾不運化,水濕內停,鬱而化熱,濕熱交蒸所致。熱在濕中,濕熱鬱蒸,故身熱不揚,午後熱甚;濕熱困阻,氣機不暢,升降失常,故胸脘痞悶,嘔惡不飢不食;熱傷津,濕勝熱,故口渴不欲多飲或不渴;濕鬱熱蒸肝膽,膽汁外溢,則面目發黃;濕熱阻滯下焦,氣失通暢,故小便短少赤,大便溏泄而不爽,女子可見帶下粘稠,穢濁有味。濕阻證也是由飲食不節,恣食生冷肥甘,損傷脾胃,脾不運化,水濕內停所致,濕阻是濕邪阻於中焦而引起的,其臨床表現以全身困重乏力,胸悶腹脹,口淡口膩,不思飲食,小便短少,以苔厚膩為主症。可見,濕熱證有熱象,濕阻無熱象,以此可以鑒別。
  2. 寒濕證與濕熱證:兩者亦均屬濕邪致病範疇。寒濕多屬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而致濕從寒化,內生寒濕,見腹滿,便泄等症,或為痰飲、水腫等。濕熱多由直接感受濕熱外邪,或過食肥甘,胃火熾盛,而濕從熱化。寒濕證與濕熱證的區別在於寒濕證有寒象,而濕熱證有熱象。

【文獻別錄】

  1. 《慎齋遺書‧痢》:「痢疾多因飲食所傷,濕熱相搏,若裏急後重,身不發熱,飲食如常,此真痢也。為脾胃有餘,先宜疏通,後用黃芩芍藥湯調理。」
  2. 《醫學心悟‧黃疸》:「黃疸者,目珠黃,漸及皮膚,皆見黃色也。此濕熱壅遏所致,如盫曲相似,濕蒸熱鬱而黃色成矣。然濕熱之黃,黃如橘子、柏皮,因火氣而光彩,此名陽黃。…陽黃者,梔子柏皮湯,若便閉不通,宜用茵陳大黃湯。…其間有傷食者,名曰穀疸。傷酒者,名曰酒疸,出汗染衣名曰黃汗,皆陽黃之類也。」
  3. 《證治匯補‧痿躄》:「濕熱痿者,雨濕浸淫,邪氣蒸脾,流於四肢,自覺足經逆氣上騰,或四肢酸軟腫痛,或足指麻木頑癢,小便赤澀,脈來沉濡而數。此皆濕熱在下之故。」
  4. 《證治源補‧濕證》:「凡為疸為黃,為腫為脹,為痞為瀉,為淋為濁,為帶下,體重腫痛,為膿瘡,痢疾後重,皆濕熱所致也。當分治之,如濕勝者,宜清其濕,熱勝者,宜清其熱,夫濕勝其熱,不可以熱治而用寒藥,使濕愈重;熱勝濕者,不可以濕治而用燥藥,使熱愈甚也。」
  5. 《張氏醫涵‧痿痺門》:「因濕熱者,肢節疼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下注足脛痛腫,當歸拈痛湯。」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