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白豆蔻
科屬薑科
類別化濕
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 (Amomun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 的成熟果實。主產 于東柬埔寨、老撾、越南、斯里蘭卡等地。大陸雲南、廣東、廣西等地亦有栽培。秋季採收,曬乾生用,用時搗碎。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辛,溫。歸肺、脾、胃經。

bubble_chart 功效

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bubble_chart 主治

  1. 用於濕滯中焦及脾胃氣滯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等。有化濕行氣之功。常與厚朴陳皮等同用;濕溫初起,胸悶不飢,舌苔濁膩,濕邪偏重者,配滑石薏苡仁杏仁等,如三仁湯;若熱邪偏重者,可與黃芩滑石等同用,如黃芩滑石湯
  2. 用於嘔吐。有行氣、溫中、止嘔作用。尤以胃寒濕阻氣滯嘔吐最為適宜。可單用為末服,或配藿香半夏等藥同用。小兒胃寒吐乳,可與砂仁甘草同研細末,常摻口中。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1. 《開寶本草》:「主積冷氣,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氣。」
  2. 《本草通玄》:「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氣,一經火炒,便減功力;即入湯液,但當研細,乘沸點服尤妙。」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3~6g。入散劑為好。入湯劑宜後下。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本品含揮發油,其中主要成分為右旋龍腦及右旋樟腦。其藥理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制止腸內異常發酵,祛除胃腸積氣,故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並能止嘔。果殼水煎劑對志賀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bubble_chart 附藥說明

豆蔻殼:為白豆蔻的果殼。性味功效與白豆蔻相似,但溫性不強,力亦較弱。適用於濕阻氣滯所致的脘腹痞悶,食慾不振,嘔吐等。煎服,3~5g。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