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湿热内蕴、湿热阻滞、湿热壅滞、湿热蒙蔽、湿热交蒸 |
【概念】
湿热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健、湿热内蕴而形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病变的概称。多因外感邪气,或素嗜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或面目周身发黄,皮肤发痒,小便赤而不利,女子带下黄稠、秽浊有味,舌苔腻,脉濡缓或濡数。
湿热证常见于“泄泻”、“痢疾”、“黄疸”、“臌胀”、“水肿”、“淋证”、“癃闭”、“痿证”、“痹证”、“湿温”、“伏暑”、“暑温”、“带下”等疾病中。
本证通常应与“寒湿证”、“湿阻证”鉴别。
【鑑别处理】
湿热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其临床表现各有特点,治法亦不尽相同,必须加以辨析。
- 如在泄泻病中见湿热证,则多表现为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口渴,小便短黄等“湿热下注”的特点,此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酪肥甘,伤及胃肠,传化失常,湿热下注所致,治宜清化湿热,方用葛根芩连汤(《伤寒论》)加味。
- 若在痢疾病中见湿热证,其临床表现每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痢”为特点,此多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不洁,损及脾、胃、肠,湿热郁蒸,气血阻滞,化为脓血所致,治宜清热利湿止痢,方用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若在黄疸病中见湿热证,其临床表现为目黄身黄,黄色鲜如橘,发热口渴,或身热不扬,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此多由时邪外袭,郁而不达,或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损伤脾胃,湿热交阻,熏蒸肝胆,胆汁外溢于肌肤所致,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用茵陈蒿汤(《伤寒论》)或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加减。
- 若在臌胀病中出现湿热证,则可表现为腹大坚满,脘腹疼痛,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溲赤便秘,或身目发黄等症状,缘因嗜辛酒酪,酿成湿热,或黄疸、积聚等病,迁延日久,致湿热互结停聚,治宜清热利湿,攻下逐水,方用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加减;体质壮实可暂用舟车丸(《丹溪心法》)攻下逐水,得泻即止。
- 若在水肿病中出现湿热证,临床表现每以遍身浮肿,皮色润泽光亮,胸腹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沉数等“湿热壅盛”症状为特点,此由感受外邪,或冒雨涉水,水湿内侵,或饮食不节,湿蕴于中,湿郁化热,湿热蕴结于内,膀胱输化无权所致,治宜疏风透表,分利湿热,方用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加减。
- 若在淋病、癃闭病中出现湿热证,则临床表现以小便热涩疼痛,甚或点滴不通,尿色黄赤,或混浊如米泔,小腹胀满,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饮等“下焦湿热”症状为特点,此多由湿热蕴结于膀胱,或肾移热于膀胱,湿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方用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或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加减。
- 若在痿证病中出现湿热证,临床表现以肢体痿软无力,可兼微肿、麻木,下肢尤甚,或有发热,胸脘痞闷,小便涩痛等症为特点,此由久居湿地,或水中作业,外湿侵入,留而不去,郁久化热,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损伤脾胃,湿从内生,蕴湿积热,湿热浸淫筋脉所致,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加味二妙散(《杂病源流犀烛》)加减。
- 若在痹证中见湿热证,临床表现每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拒按,得冷则舒,多伴有发热、汗出、恶风、口揭、烦闷,小便黄赤、舌苔黄腻等□为特点,此由素体阳气偏胜,或阴虚阳亢主体,当卒中风寒湿邪之后,逢阳化热,流注经络关节所致,治宜清热通络,祛风利湿,方用宣痹汤(《温病条辨》)加减。
- 若在湿疹等皮肤病中见湿热证,临床表现以皮肤潮红、肿胀、糜烂,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为特点,此由湿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聚结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减。
在“湿温”、“暑温”(暑湿病)、“伏暑”、“温疫”(温热疫)等外感湿热病中可见湿热的三焦分证:
- 上焦湿热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或午后发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无汗,神识呆滞,口粘不渴,脘痞纳呆,或见肠鸣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此多由感受湿邪,邪郁肌表,内困脾气所致,治宜温散表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热象已显者,治宜宣化湿热,方用藿朴夏蒂汤(《医源》)。
- 中焦湿热表现为身热不扬,或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或午后热甚,肢体困重,胸脘痞闷,呕恶不饥不食,口渴不欲饮,面色萎黄,或面色淡黄,神呆少言,甚则神昏不清,尿短而赤,便溏不爽,或见白痦,苔灰白带黄,脉濡数,此由上焦湿热传来,或由感受暑湿之邪,内伤脾胃所致,治宜清化湿热,方用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痰蒙清窍,神识昏糊者,治宜豁痰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
- 下焦湿热表现为小便癃闭,渴不多饮,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满,头胀昏沉,神识昏迷,苔灰白黄腻,脉濡数,此由湿热之邪传人下焦,阻滞膀胱与大肠,使膀胱气化失职,大肠腑气不通所致,治宜淡渗分清,方用茯苓皮汤(《温病条辨》),或导浊行滞,方用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以上可见三焦分证,是通过湿热伤人的脏腑部位和先后次序,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同时又是湿热病的初、中、末三个阶段。显然在理论上是自成体系,其意义与杂病湿热证并不完全相同。总之,证候虽属湿热,但在不同疾病中,其症状表现各有特点,临床可根据上述病证特点,加以辨析。
又,湿热证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雨量较多,湿气较盛之时,脾胃虚弱之人较易罹患。妇人见湿热证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多而粘稠,气味腥臭,色黄或带血等特点。治当“因人制宜”。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互相裹结,胶着难解。特别是湿热病往往在中焦稽留时间最长,变化也较多,这与湿气困脾,脾不运化有关。一般来说,其转归大致可分为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两种情况:从阳化热,是由于患者体质阳气素盛,或其证候类型是热重于湿,或在治疗过程中,过用温燥之品,以致湿渐退而热渐盛,终而化为燥热。从阴化寒,是由于患者素体阳虚,或其证候类型属于湿重于热,或在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之品,克伐阳气,以致湿不去而热渐退,最后发展成为寒湿之证。
【类证鑑别】
- 湿阻证与湿热证:两证同属湿病范畴,从病因而论,湿热证多由直接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洁,嗜食辛辣肥甘,损伤脾胃,脾不运化,水湿内停,郁而化热,湿热交蒸所致。热在湿中,湿热郁蒸,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湿热困阻,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故胸脘痞闷,呕恶不饥不食;热伤津,湿胜热,故口渴不欲多饮或不渴;湿郁热蒸肝胆,胆汁外溢,则面目发黄;湿热阻滞下焦,气失通畅,故小便短少赤,大便溏泄而不爽,女子可见带下粘稠,秽浊有味。湿阻证也是由饮食不节,恣食生冷肥甘,损伤脾胃,脾不运化,水湿内停所致,湿阻是湿邪阻于中焦而引起的,其临床表现以全身困重乏力,胸闷腹胀,口淡口腻,不思饮食,小便短少,以苔厚腻为主症。可见,湿热证有热象,湿阻无热象,以此可以鉴别。
- 寒湿证与湿热证:两者亦均属湿邪致病范畴。寒湿多属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而致湿从寒化,内生寒湿,见腹满,便泄等症,或为痰饮、水肿等。湿热多由直接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胃火炽盛,而湿从热化。寒湿证与湿热证的区别在于寒湿证有寒象,而湿热证有热象。
【文献别录】
- 《慎斋遗书‧痢》:“痢疾多因饮食所伤,湿热相搏,若里急后重,身不发热,饮食如常,此真痢也。为脾胃有余,先宜疏通,后用黄芩芍药汤调理。”
- 《医学心悟‧黄疸》:“黄疸者,目珠黄,渐及皮肤,皆见黄色也。此湿热壅遏所致,如盫曲相似,湿蒸热郁而黄色成矣。然湿热之黄,黄如橘子、柏皮,因火气而光彩,此名阳黄。…阳黄者,栀子柏皮汤,若便闭不通,宜用茵陈大黄汤。…其间有伤食者,名曰谷疸。伤酒者,名曰酒疸,出汗染衣名曰黄汗,皆阳黄之类也。”
- 《证治汇补‧痿躄》:“湿热痿者,雨湿浸淫,邪气蒸脾,流于四肢,自觉足经逆气上腾,或四肢酸软肿痛,或足指麻木顽痒,小便赤涩,脉来沉濡而数。此皆湿热在下之故。”
- 《证治源补‧湿证》:“凡为疸为黄,为肿为胀,为痞为泻,为淋为浊,为带下,体重肿痛,为脓疮,痢疾后重,皆湿热所致也。当分治之,如湿胜者,宜清其湿,热胜者,宜清其热,夫湿胜其热,不可以热治而用寒药,使湿愈重;热胜湿者,不可以湿治而用燥药,使热愈甚也。”
- 《张氏医涵‧痿痹门》:“因湿热者,肢节疼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下注足胫痛肿,当归拈痛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