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藥名殭蠶
別名僵蠶、白殭蠶
【品種來源】

本品為蠶蛾科昆蟲家蠶娥 (Bombyx mori Linnaeus) 的幼蟲在未吐絲前,因感染蟲草菌科白殭菌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aillant) 而發病致死的乾燥體。主產於浙江、江蘇、四川等養蠶區。收集病死的殭蠶,倒入石灰中拌勻,吸去水分,曬乾或焙乾。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

鹹、辛,平。歸肝、肺經。

【功效】

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

【主治】

  1. 用於驚癇抽搐。本品息肝風止痙攣抽搐,且兼可化痰。故對驚風、癲癇挾有痰熱者尤為適宜。用治小兒痰熱急驚,常與全蠍牛黃膽南星等清熱化痰、息風止痙藥物配伍,如千金散;用治小兒肺虛久瀉,慢驚抽搐,又當與黨參白朮天麻等益氣健脾、息風止痙藥物配伍,如醒脾散;用治破傷風痙攣抽搐、角弓反張者,則與全蠍蜈蚣鉤藤等配伍,如攝風散。
  2. 用於風中經絡,口眼喎斜。本品味辛行散,又能祛外風止痙攣抽搐,常與全蠍白附子同用,共收祛風止痙之效,如牽正散
  3. 用於風熱頭痛,目赤,咽腫或風疹瘙癢。本品辛散,有祛外風,散風熱,止痛、止癢之功。治療肝經風熱上攻之頭痛、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等症,常與桑葉木賊荊芥等疏風清熱之品配伍,如白殭蠶散;用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者,可與桔梗荊芥甘草等同用,如六味湯;治療鳳疹瘙癢,可單用研末服,或與蟬蛻薄荷等祛風止癢藥同用。
  4. 用於痰核,瘰癘。本品味鹹,能軟堅散結,又兼可化痰,故常與浙貝母夏枯草連翹等清熱、化痰、散結藥物同用取效。

【文獻別錄】

  1. 《本經》:「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䵟,令人面色好,療男子陰瘍病。」
  2. 《本草綱目》:「散風痰結核,瘰癧,頭風,風蟲牙痛,皮膚風瘡,丹毒作癢…一切金瘡,疔腫風痔。」

【用法用量】

煎服,3g~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散風熱宜生用,餘多製用。

【現代藥理】

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灰份等,體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銨。

【附藥說明】

僵蛹:為近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單位研製的以蠶蛹為底物,經白僵菌發酵的製成品。據藥理實驗和臨床觀察證明,僵蛹與殭蠶的功用相近,而僵蛹作用較和緩,故僵蛹可代替殭蠶藥用。現已製成片劑,用於臨床,治療癲癇、腮腺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均取得滿意的療效。

每片0.3g。成入每日20~30片,分三次口服。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