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棕櫚科常綠藤本植物麒麟竭 (Daemonorops draco (Willd.) Blume) 的樹脂。主產於印尼、馬來西亞、伊朗等國,大陸廣東、台灣等地亦有種植。採集果實,置蒸籠內蒸煮,使樹脂滲出;或將樹幹割破,使樹脂自然滲出,凝固而成。打碎研末用。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甘、鹹,平。歸心、肝經。
bubble_chart 功效
化血療傷,止血生肌。
bubble_chart 主治
- 用於跌打損傷及其他瘀滯心腹疼痛。本品入血分而散瘀止痛,為傷科要藥。常配乳香、沒藥、兒茶等同用,加七厘散。若產後瘀滯腹痛、痛經、經閉以及一切瘀血心腹刺痛,則配當歸、三稜、莪朮等同用。
- 用於外傷出血及瘡瘍不斂等。本品能化瘀止血,生肌斂瘡。常配乳香、沒藥、兒茶等研末外用。
- 近代臨床單用本品治胃、十二指潰瘍、食道靜脈破裂等各種上消化道出血,有較好療效。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 《新修本草》:「心腹卒痛,金瘡血出,破積血,止痛,生肉。」
- 《海藥本草》:「傷折打損,血氣攪刺、內傷血聚…并宜酒服。」
- 《本草綱目》:「散滯血諸痛。」「乳香、沒藥雖主血病,而兼入氣分,此則專于血分者也。」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內服:多入丸散,研末服,每次1~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本品合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紅素以及黃烷醇、查耳酮,樹脂酸等。
- 能縮短家兔血漿再鈣化時間;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 對多種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