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的根莖。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秋、冬二季採挖。曬乾。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
辛、熱。歸腎、肝、脾經。
【功效】
溫腎壯陽,強筋骨,祛寒濕。
【主治】
- 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陽痿精冷,遺尿尿頻。有補腎壯陽和止遺之效。常與淫羊藿、菟絲子等同用。
- 用於腎虛腰膝痿軟,筋骨冷痛,或寒濕久痺。既能補肝腎,強筋骨,又能祛寒濕,暖腰膝,除痺痛。治前者,可與淫羊藿、杜仲、巴戟天等同用;治後者,可與威靈仙、獨活、川烏等配伍。
- 用於脾腎陽虛的脘腹冷痛,泄瀉等。能補命門之火以溫煦脾陽而止冷瀉。可與補骨脂、乾薑、人參、白朮等配伍。
【文獻別錄】
- 《本草綱目》:「仙茅性熱,補三焦命火之藥也,惟陽弱精寒,賦素祛者宜之。若體壯陽火熾盛者,服之反能動火。」
- 《本草正義》:「仙茅乃補陽溫腎之專藥,故亦兼能祛寒濕,與巴戟天、仙靈脾相類,而猛烈又過之。」
【用法用量】
3~10克。煎服或浸酒服。
【注意禁忌】
陰虛火旺者忌用。
【現代藥理】
本品含仙茅甙、苔黑酚葡萄糖甙、仙茅甙乙、仙茅素A、B、C及三個菠蘿蜜烷型三萜皂甙元、十三個新皂甙。
仙茅醇浸劑有抗高溫,耐缺氧等適應原樣作用,以及鎮靜、抗驚厥、雄性激素樣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