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药名芎藭
别名川芎
科属繖形科
【品种来源】

川藭 (饮片)
为繖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的根茎。主产于四川,系人工栽培。五月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切片或酒炒。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

  1. 用于血瘀气滞的痛证。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治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常配当归桃仁香附等同用。若血瘀经闭、痛经,配赤芍桃仁等,如血府逐瘀汤;若寒凝血瘀者,配桂心当归等,如《妇人良方》温经汤;若产后恶露不行,瘀滞腹痛,配当归桃仁等,如生化汤。治肝郁气滞,脇肋疼痛者,常配柴胡白芍香附等,如柴胡疏肝饮,若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常配丹参桂枝檀香等。近代以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治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此外、伤科之跌扑损伤,外科之疮疡痈肿,亦可用之。治跌扑损伤,瘀血肿痛,常配三七乳香没药等同用,以活血消肿止痛;治痈疡脓已成而正虚难溃者,配黄耆当归皂角刺,以托毒透脓,如《外科正宗》透脓散
  2. 用于头痛,风湿痹痛。本品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均可随证配伍用之。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治风湿痹证,肢体疼痛麻木,本品能“旁通络脉”祛风活血止痛。常配独活桂枝防风等祛风湿通络药同用。
  3. 近代临床还以川芎注射液静滴,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川芎嗪静滴治脑外伤综合症;以川芎配荜茇制成颅痛锭治三叉神经痛及血管性头痛、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等病症。

【文献别录】

  1. 《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2. 《本草纲目》:“芎藭血中气药也…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左传》言麦鞠、鞠藭御湿,治河鱼腹疾。予治湿泻,每加二味,其应如响也。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
  3. 《本草汇言》:“芎藭,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注意禁忌】

凡阴虚火旺,多汗,及月经过多者,应慎用。

【现代药理】

本品含挥发油、生物碱(如川芎嗪等)、酚性物质(如阿魏酸等),以及内脂素、维生素A、叶酸、留醇、蔗糖、脂肪油等。

  1. 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及肠系膜微循环,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2. 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预防血栓的形成;
  3. 可使孕兔离体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则转为抑制;
  4. 并可抑制小肠的收缩;
  5. 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6. 并有降压作用;
  7. 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
  8. 阿魏酸对兔疫系统有一定调整作用,可提高γ球蛋自及T淋巴细胞;
  9. 对Co60γ射线及氮芥所形成的动物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10. 对宋内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