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bubble_chart 功效
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bubble_chart 主治
肝郁血虚证。两脇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痛,舌淡红、脉弦而虚。
bubble_chart 方义
本方是由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合方衍化而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与柴胡合用,疏养并用,使肝气条达,肝血得养,气血调和;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防肝木克犯脾土;再加薄荷少许,以助柴胡疏肝解郁之力;再用干姜和中益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肝气得疏,肝血得养,脾虚得补,则诸症自解。
bubble_chart 辨证要点
- 胁痛食少,善太息。
- 或痛经、经期时前时后。
- 舌淡苔白。
- 脉弦细。
bubble_chart 加减
- 视物不清:加菊花、草决明、枸杞子。
- 脾虚泄泻:加党参、山药、莲子。
- 胆石症:加金钱草、郁金、鸡内金。
- 甲状腺肿:加夏枯草、海藻、昆布。
- 子宫肌瘤:合桂枝茯苓丸。
- 更年期综合症:合六味地黄丸。
- 经痛:加延胡索、香附、赤芍、丹参、益母草。
- 发热心烦:加牡丹皮、栀子。
- 胸胁疼痛:加三棱、莪术。
- 肝脾肿大:加鳖甲、牡蛎。
bubble_chart 现代应用
本方调整精神活动,促进消化吸收,退热。用于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忧郁症、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肝炎、胆石症、视神经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视乳头炎、慢性甲状腺炎、月经不调、不孕症、带下、湿疹、手掌角皮症。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