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用量】
右㕮咀,水二鍾,棗二枚,煎八分。溫服。一方無熟地。
【功效】
逐瘀生新。
【主治】
產後惡露不行,小腹冷痛。《景岳全書》引錢氏方,此錢氏世傳治婦人者。
【方義】
會稽《錢氏世傳》曰:嘗論產證,本屬血虛,陰亡陽孤,氣亦俱病。如大補則氣血陡生,倘失調則諸邪易襲。四物避芍藥之寒,四物得薑、桃之妙。氣毋耗散,法兼補虛;食必扶脾,勿專消導。熱不可用芩、連,恐致宿穢凝滯;寒不宜用桂、附,反招新血流崩。三陽見表證之多,似可汗也,用麻黃則重竭其陽;三陰見裏證之劇,似可下也,用承氣則大涸其血。耳聾脇病,乃腎虛惡露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多,乃元弱似邪之證,毋同胃實。厥由陽氣之衰,難分寒熱,非大補不能回陽;痓因陰血之虧,豈論剛柔,非滋營胡以潤絡?潮熱似瘧,以瘧治則遷延;神亂如邪,以邪論則立困。總屬大虛,須從峻補。去血多而大便燥,蓯蓉加於生化,非潤腸和氣之能通;患汗出而小便難,六君倍用參、耆,必生津助液之可利。加參、生化頻服,救產後之危;活命長生調攝,須產前加意。
【加減】
- 凡胎衣不下,或血冷氣閉,血枯氣弱等證,連服生化湯二、三劑即下,或用此送益母丸一丸即下。蓋益母草行血養血,性善走而不傷人者也。
- 凡婦人無論胎前產後,皆宜此藥。
- 凡血暈虛暈,加荊芥穗六、七分。
- 凡產婦氣虛氣脫,倦怠無力,加人參、黃耆。
- 凡陽虛厥逆,加附子、肉桂。
- 脈虛煩渴,加麥冬、五味。
- 氣壅有痰,加陳皮、竹瀝。
- 血虛血燥便結,加麻仁、杏仁、蓯蓉。
- 多汗不眠,加茯神、棗仁、黃耆;上體多汗,加麻黃根;下體多汗,加漢防己。
- 煩熱,加丹皮、地骨皮。
- 口噤如風,反張瘈瘲者,加荊芥、防風各三、四分。
- 惡露未盡,身發寒熱,頭痛脇脹,其小腹必然脹痛,加紅花、丹皮、肉桂各三、四分,玄胡一錢。
- 內傷飲食,加山楂、陳皮、砂仁,或神麯、麥芽。
- 外傷寒濕,或加蒼朮、白朮。
- 血積食積,胃有燥糞,臍腹脹痛,加大黃二錢。
- 產後下血不止,或如屋漏水沉黑不紅,或斷或來,或如水,或有塊,淋瀝不休,此氣血大虛之候,不可誤用寒涼。其脈浮,脫者,可加附子輩諸陽分藥,否則無救矣。佛手散單用當歸三錢、川芎二錢,此即其變方也。
【注意禁忌】
現用於產後子宮後歸不良,產後子宮收縮痛,小產後胎盤殘留,人工流產後出血不止,子宮肌瘤,子宮肥大,子宮外孕。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