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方名散腫潰堅湯
來源東垣
類別癰瘍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黃芩 酒炒半生用 8.5錢
知母 5錢
黃蘗 酒炒 5錢
龍膽草 酒炒 5錢
花粉 酒洗 5錢
桔梗 5錢
昆布 5錢
柴胡 4錢
升麻 3錢
連翹 3錢
甘草 炙 3錢
三稜 酒洗 3錢
廣朮 3錢
葛根 2錢
歸尾 2錢
芍藥 2錢
黃連 1錢

bubble_chart 功效

瀉火解毒、消堅散腫。

bubble_chart 主治

  1. 熱毒痰瘀、壅結手足少陽經脈、致生馬刀瘡,從耳下延及缺盆或抵肩上、或連脅下,結硬如石。
  2. 熱毒痰瘀,壅結足陽明經脈,致生瘰癧,遍佈頸部,或至頰車,堅而不潰或潰破流膿水者。

bubble_chart 方義

方中黃芩黃連黃柏知母龍膽草、均為清熱瀉火解毒之劑;昆布化痰軟堅;連翹,散血結氣聚;三稜莪朮當歸尾白芍、破血化瘀;栝蔞根桔梗,消腫排膿;柴胡入手足少陽經,清熱散結;升麻葛根入足陽明經,解毒升陽;甘草,和中解毒。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凡耳後,頸部瘰癧、癭瘤腫硬或已潰流膿水皆可使用。

bubble_chart 加減

  1. 大便秘結:加大黃芒硝枳實
  2. 瘰癧:加貝母夏枯草
  3. 未成膿者:加銀花枳實
  4. 已成膿潰:加黃耆白芷
  5. 發熱膿痛:加石膏梔子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1. 脾胃虛寒者慎用。
  2. 忌食辛辣肥厚、煎炸炙燒之品。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瘰癧、淋巴結炎、急性毛囊炎、甲狀腺炎、甲狀腺腫。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