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用量】
為細末,1次服6克,1服3次,飯後用蔥、茶清調服;亦可以上藥1/3量,其中薄荷葉5克,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功效】
疏風邪,通鼻竅,止頭痛。
【主治】
風邪上攻所致之鼻淵,症見鼻流濁涕不止,前額頭痛,鼻塞,不聞香臭。
【方義】
本方具有祛風清熱之功,對於風熱引起之鼻病有一定的療效,方中蒼耳子、辛夷散風邪,通鼻竅,為君藥;白芷祛風通竅,散頭面風邪而止痛,為臣藥;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為佐藥;蔥白辛溫通陽,茶葉清利頭目,引熱下行,為使藥。
【辨證要點】
- 鼻流濁涕。
- 鼻塞。
- 前額頭痛。
- 不聞香臭。
【加減】
- 上焦風熱盛者:加菊花、銀花、連翹、黃芩。
- 肺熱盛:加石膏、知母、魚腥草。
- 鼻涕多:加桔梗、貝母。
- 風寒甚:加細辛、藁本、防風、羌活。
【現代應用】
本方局部收斂、麻醉、保護粘膜面(特別是鼻粘膜),消炎,鎮痛。用於急慢性鼻炎、鼻竇炎、副鼻竇炎、感冒、鼻塞、過敏性鼻炎。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