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为细末,1次服6克,1服3次,饭后用葱、茶清调服;亦可以上药1/3量,其中薄荷叶5克,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剂。
bubble_chart 功效
疏风邪,通鼻窍,止头痛。
bubble_chart 主治
风邪上攻所致之鼻渊,症见鼻流浊涕不止,前额头痛,鼻塞,不闻香臭。
bubble_chart 方义
本方具有祛风清热之功,对于风热引起之鼻病有一定的疗效,方中苍耳子、辛夷散风邪,通鼻窍,为君药;白芷祛风通窍,散头面风邪而止痛,为臣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为佐药;葱白辛温通阳,茶叶清利头目,引热下行,为使药。
bubble_chart 辨证要点
- 鼻流浊涕。
- 鼻塞。
- 前额头痛。
- 不闻香臭。
bubble_chart 加减
- 上焦风热盛者:加菊花、银花、连翘、黄芩。
- 肺热盛:加石膏、知母、鱼腥草。
- 鼻涕多:加桔梗、贝母。
- 风寒甚:加细辛、藁本、防风、羌活。
bubble_chart 现代应用
本方局部收敛、麻醉、保护粘膜面(特别是鼻粘膜),消炎,镇痛。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感冒、鼻塞、过敏性鼻炎。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