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用量】
【功效】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
虚寒阴疽证。患处漫肿、皮色不变,酸痛无热、舌淡苔白、脉沈细或沈迟。
【方义】
阴疽一症,多阴平素阳虚,阴寒之邪乘虚侵袭,阻于筋骨血脉之中,致血虚寒凝痰滞而成。治宜温阳补血,兼以散寒通滞。方中重用熟地大补阴血是为主药;鹿角胶养血助阳,协熟地生精补血以壮骨,并配合肉桂、炮姜温阳散寒而通血脉,均为辅药;麻黄、白芥子协助姜、桂以散寒凝而化痰滞为佐药;且熟地、鹿角胶性皆滋腻,得姜、桂、麻、芥之宣通,则补而不滞,有相辅相成之效;甘草解毒协和诸药为使药。以上诸药合用,具有养血温阳,宣通血脉,散寒祛痰等作用,成为外科阴疽症的主要方剂。本方取名“阳和”,是形容其作用有如日光一照,寒凝顿解之意。
【辨证要点】
- 阴疽局部漫肿。
- 色苍酸痛。
- 全身虚寒证象者。
【加减】
- 兼气虚:加党参、黄耆。
- 阳虚较甚:加炮附子。
【注意禁忌】
疮疡红肿热痛属阳证者,或阴虚有热,或阴疽已溃,均不宜使用本方。
【现代应用】
本方增强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促进对病理产物的重吸收与排泄。用于阴疽证、骨结核、诸阴寒肿硬之无名肿毒、坏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