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bubble_chart 功效
益气温经,和营通痹。
bubble_chart 主治
血痹之证,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bubble_chart 方义
本方主治血痹证,其状以肌肉麻木不仁为主或兼有轻微的酸痛,脉微涩而紧,血行障碍,有如风痹之症状。本方是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入黄耆而成。方中黄耆补气行血;桂枝既达肌腠,又入血分,既活血和营,又祛风通络。黄耆配伍桂枝,既益气活血,又能祛风除痹,相使为用;白芍酸寒,养血歛阴,配桂枝则活血通络,桂枝得白芍则祛风而不燥;生姜、大枣辛甘以鼓舞脾阳,滋气血生化之源。
bubble_chart 辨证要点
- 单上肢或半身麻痹不仁。
- 脉微涩而紧。
bubble_chart 加减
- 手软:倍桂枝。
- 足软:加牛膝。
- 腰酸:加杜仲。
- 筋软:加木瓜。
- 骨软:加虎骨。
- 元气虚:加人参。
- 阳气虚:加附子。
- 左半身不遂:加当归。
- 右半身不遂:倍黄耆。
- 身体不仁:加当归、防风。
- 四肢疼痛:加白术、防己。
- 腰酸膝痛:加牛膝、杜仲。
- 血痹疼痛:合四物汤。
- 风痹疼痛:合续命汤。
- 鼻炎流涕:加辛夷、防风、西洋参、五味子、乌梅。
- 寒甚:加细辛、干姜。
bubble_chart 现代应用
本方增强血液循环,消炎。用于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症、四肢麻痹、营养不良、坐骨神经痛,肩周炎、上肢神经炎、末梢血行障碍、类风湿关节炎。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