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方名黃耆桂枝五物湯
別名黃耆五物湯
來源傷寒卒病論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黃耆 9克 (3錢)
白芍 9克 (3錢)
桂枝 9克 (3錢)
生薑 18克 (6錢)
大棗 12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bubble_chart 功效

益氣溫經,和營通痺。

bubble_chart 主治

血痺之證,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痺狀。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主治血痺證,其狀以肌肉麻木不仁為主或兼有輕微的痠痛,脈微澀而緊,血行障礙,有如風痺之症狀。本方是桂枝湯甘草,倍生薑、加入黃耆而成。方中黃耆補氣行血;桂枝既達肌腠,又入血分,既活血和營,又祛風通絡。黃耆配伍桂枝,既益氣活血,又能祛風除痺,相使為用;白芍酸寒,養血歛陰,配桂枝則活血通絡,桂枝白芍則祛風而不燥;生薑大棗辛甘以鼓舞脾陽,滋氣血生化之源。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1. 單上肢或半身麻痺不仁。
  2. 脈微澀而緊。

bubble_chart 加減

  1. 手軟:倍桂枝
  2. 足軟:加牛膝
  3. 腰痠:加杜仲
  4. 筋軟:加木瓜
  5. 骨軟:加虎骨
  6. 元氣虛:加人參
  7. 陽氣虛:加附子
  8. 左半身不遂:加當歸
  9. 右半身不遂:倍黃耆
  10. 身體不仁:加當歸防風
  11. 四肢疼痛:加白朮防己
  12. 腰痠膝痛:加牛膝杜仲
  13. 血痺疼痛:合四物湯
  14. 風痺疼痛:合續命湯
  15. 鼻炎流涕:加辛夷防風西洋參五味子烏梅
  16. 寒甚:加細辛乾薑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本方增強血液循環,消炎。用於中風後遺症、小兒麻痺症、四肢麻痺、營養不良、坐骨神經痛,肩周炎、上肢神經炎、末梢血行障礙、類風濕關節炎。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