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一方無薄荷,有人參三錢;亦有加大黃治便秘者,或酒浸,或煨用。
bubble_chart 功效
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bubble_chart 主治
大頭瘟。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疼痛,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黃、脈浮數有力。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原治大頭瘟(今之丹毒)沿用至今,凡屬上焦風熱疫毒者均可酌情使用。方中黃芩、黃連瀉心肺之熱;薄荷、連翹、牛蒡子、殭蠶疏散上焦頭面風熱;馬勃、板藍根,清熱解毒;玄參、桔梗、甘草清熱利咽;升麻、柴胡疏散風熱,並引諸藥上行;陳皮理氣疏壅,以散邪熱鬱結。清疏並用,升降兼投,共成清熱解毒,疏風散邪之功。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 頭面咽喉熱毒,焮痛。
- 發熱惡寒。
- 口渴。
- 苔黃。
- 脈浮數。
bubble_chart 加減
- 咳嗽痰多:加栝蔞、杏仁、款冬花。
- 口乾舌燥:加蘆根、天花粉。
- 便秘者:加大黃、芒硝。
- 熱毒盛者:加銀花、蒲公英、大青葉。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本方藥物多苦寒辛散,陰虛者慎用。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丹毒、急性扁桃腺炎、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腸病毒、急性中耳炎、鼻炎、帶狀疱疹。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