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用量】
【功效】
泻肺清热,止咳平喘。
【主治】
肺热喘咳证。咳嗽气喘,皮肤蒸热,午后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义】
本方又名泻肺散,适用于肺有伏火郁热之喘咳证。本方证病在肺,为伏火郁热。病变过程中已热伤肺阴,故治宜甘寒清泄肺热。方中以桑白皮泻肺热,降肺气,止咳平喘,为君药;臣以地骨皮清泄肺热,解骨蒸肌热;君臣合力,以泻肺中伏火,止咳平喘。佐以粳米、炙甘草养胃和中,以扶肺气;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又为使药。本方之特点,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素质具有标本兼顾之功。
【辨证要点】
- 喘咳无痰。
- 皮肤蒸热。
- 舌红苔黄。
- 脉细数。
【加减】
- 肺热较重:加知母、黄芩或合麻杏甘石汤。
- 燥热咳嗽:加贝母、栝蒌、沙参、杏仁。
- 发热恶寒:加柴胡、白芍。
- 烦躁口渴:加麦冬、五味子。
- 咳嗽喘息:加桔梗、杏仁、苏子。
- 气虚较甚:加人参、黄耆。
- 阴虚潮热:加青蒿、鳖甲、银柴胡。
- 口渴咽痛:加麦冬、石斛、玄参。
【注意禁忌】
风寒外感引起之咳嗽,本方不适宜。
【现代应用】
本方退热,抗痨,止咳。用于小儿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胸膜炎、肺结核、气喘。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