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方名身痛逐瘀湯
來源醫林改錯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秦艽 3克
川芎 6克
桃仁 9克
紅花 9克
甘草 6克
羌活 3克
沒藥 6克
當歸 9克
香附 3克
牛膝 9克
地龍 6克

bubble_chart 功效

活血祛瘀、疏風除濕、通痺止痛。

bubble_chart 主治

氣血瘀阻經絡所致肩臂疼痛,腰腿痛、或周身肌肉,關節疼痛,痛有定處,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沈弦者。

bubble_chart 方義

痺痛經久不愈,氣血運行不暢,最易引起瘀血凝滯,故肢節按之更痛,唇舌青紫。方用桃仁紅花當歸川芎沒藥活血化瘀止痛;五靈脂地龍祛瘀通絡;秦艽羌活祛全身風濕;香附理氣止痛;牛膝強壯筋骨;甘草調和諸藥。組合成方,功能宣通氣血痺阻,治療久痛入絡。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1. 神經痛關節痛屬血瘀氣滯者。
  2. 痛處固定。
  3. 舌質紫或有瘀點。
  4. 脈沈弦或沈澀。

bubble_chart 加減

  1. 偏於上肢者:加薑黃防風桂枝
  2. 偏於腰腿者:加獨活、川斷、牛膝桑寄生
  3. 偏風痛流走者:加防風
  4. 偏寒掣痛甚者:加桂枝細辛
  5. 偏濕著痛微腫者:加防己薏苡仁蒼朮
  6. 關節拘急屈伸不利:加伸筋草全蠍蜈蚣
  7. 挾濕熱關節紅腫:加蒼朮黃柏防己
  8. 久病氣虛:加人參黃耆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本方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鎮痛,消炎,抗風濕。用於肩周圍炎、五十肩、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痛、僵直性脊椎炎、肢體麻木、肌痛肌炎。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