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穴名三陰交
別名承命
國際代碼SP6
bubble_chart 類別

交會穴: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

bubble_chart 釋名

三陰,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條陰經(足三陰);交,交會。穴當足三陰經交會處,故名。

bubble_chart 位置

三陰交穴位橫斷面 (改編自《嚴振國穴位解剖》)

三陰交穴位 (改編自《經絡與穴道》)

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脛骨後緣與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趾長屈肌。
  • 神經:小腿內側皮神經(隱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 血管:大隱靜脈,深層有脛後動、靜脈。

bubble_chart 操作

直刺0.5~1.5寸。孕婦慎用。

bubble_chart 功效

補脾土,助運化,通氣滯,疏下焦,調血室精宮,祛經絡風濕。

  • 古典:月經不調,不思飲食,腹脹腸鳴,能近怯遠,上瞼下垂,瞼緣炎,脾胃虛弱,心腹脹滿,腸鳴溏泄,痔疾,食不消化,食後吐水,脾病身重,四肢不舉,婦人症瘕,崩漏,帶下,經閉,不孕,妊娠胎動,難產,死胎,胎衣不下,產後惡露不行,血暈,夢遺失精,陰莖痛,小便不利,遺尿,白濁,疝痛,足痿,足下熱,痺痛,臁瘡腳氣,小兒客忤,手足逆冷,濕痺不能行,膝內痛,脛痛不能久立,心悲,癲疾,喉痺,項頸滿,肺脹痰嗽不得臥。
  • 現代:泌尿生殖系疾患,子宮出血,帶下,睪丸炎,急慢性腎炎,癃閉,淋病,腸疝痛,陽萎,遺精,遺尿,急慢性腸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高血壓,失眠,濕疹,蕁麻疹,皮膚騷痒,糖尿病、神經官能症,中毒性消化不良,滯產。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