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穴名下廉
別名手下廉, 手之下廉
國際代碼LI8
bubble_chart 釋名

廉,棱角,側邊。穴在前臂橈骨邊緣,上廉之下方,故名。為與足下廉(下巨虛)相區分,《聖濟總錄》冠以「手」字。

bubble_chart 位置

下廉穴位 (改編自《經絡與穴道》)
在前臂背面橈側,肘橫紋下4寸處。當陽溪曲池連線的後1/3折點。
  • 針灸甲乙經》:「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
  • 《循經考穴編》:「銳肉外斜縫中。廣註:曲池前來四寸,屈肘取之;若直取,合五寸;」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橈側伸腕長、短肌;深層為旋後肌。
  • 神經: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深支。
  • 血管:橈動脈分支。

bubble_chart 操作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bubble_chart 功效

疏泄陽明經熱。

  • 古典:頭風頭痛,眩暈,目痛,肘臂痛,繞臍痛,食不化,狂言,痃癖,腹痛,氣喘,唇乾,涎出,偏風,冷痺不遂,小腹滿。
  • 現代:乳腺炎。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