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种来源 本品为菱科植物家种的菱(Trapa bispinosa Roxb.)、乌菱(Trapa bicornis Osbeck)、无冠菱(Trapa korshinskyi V.Vassil.)及格菱(Trapa natans L.var. komarovii V.Vassil.)等的果肉。8~9月采收,鲜用或晒干。各地均有栽培,乌菱分布于长江以南,无冠菱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格菱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及华北各地。
bubble_chart 性味归经
生者甘、凉、无毒;熟者甘、平、无毒。入胃、肠经。
bubble_chart 功效
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
bubble_chart 主治
主治热病伤津,口渴心烦,酒后烦渴及脾虚泄泻等病症。
- 防癌抗癌:在以艾氏腹水癌作体内抗癌的筛选试验中,发现菱种子的醇浸水液有抗癌作用。有人曾用菱肉30~60克。薏苡仁30克煎汤服用,治疗食道癌、子宫颈癌、乳腺癌,有一定疗效。日本民间用菱角配合薏苡仁、河子等治疗胃癌,对癌细胞的抑制率为28.8%。
- 增强视力:菱为水生果品,性清凉甘润,善清虚热,退阴火,明目清心。菱中含丰富的葡萄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 保护皮肤粘膜:菱角粉滑润细腻,用菱角粉养颜可使皮肤白润宜人。此外,菱肉、菱叶、菱角、菱蒂等制品,内服、外用均可以治疗胃溃疡及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疣赘等多种皮肤病。
- 消暑醒酒:菱性凉滋润,生食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的作用。连壳捣碎水煎后取汁服,有解酒精中毒的功效。
bubble_chart 文献别录
- 《名医别录》:“主安中补脏”。
- 《本草纲目》:“解暑(及)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射罔毒。”
- 《滇南本草》:“治一切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不仁,风湿人窍之症。”
- 《滇南本草图说》:“醒脾,解酒,缓中。”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每100克含水分69.2克,蛋白质3.6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24克,粗纤维1克,灰分1.7克,钙9毫克,磷49毫克,铁0.7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O.23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1.9毫克,抗坏血酸5毫克。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