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pertussis, whooping cough |
bubble_chart 概述 百日咳(pertussis, whooping cough) 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染。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深长的“ 鸡鸣样”回声为特点,常伴呕吐。婴儿无回声,常发生窒息及合并肺炎。6岁以下小儿易受感染,6个月以内婴儿无免疫力,计画免疫后,百日咳发病率下降97%。本症在我国已几近消灭。
bubble_chart 流行病学
发病前1~3周有百日咳接触史。
bubble_chart 临床表现
分3期:
- 初咳期7~10天,病初很像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咳嗽、流涕等。
- 痉咳期 咳嗽由轻转重或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且带回声似鸡鸣样,每次发作咳嗽十数声至数十声后暂停,伴以深长吸气,因声门痉挛狭窄故发出特殊的高调的吼鸣,反复发作,常引起呕吐,伴面赤、流泪、流涕,此期面部及结膜下皆可有出血,舌系带溃疡,压舌或刺激咽部可诱发阵咳发作。此期最长,约9周。
- 恢复期2~3周,阵咳消退至完全不咳,但遇刺激仍可诱发阵咳。
bubble_chart 辅助检查
- 血象: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高。
- 细菌培养:发病第1~2 周由鼻咽培养,第2~3周由飞沫培养可得到百日咳菌的证明,可用咳碟法,使飞沫直接咳在培养皿上。
- 免疫萤光法鼻咽拭子作涂片,与吸附萤光的特异抗体作用后,在萤光显微镜下可查见病原菌。
- 血清学试验可作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自发病2~3周开始可呈阳性。
- 免疫学检查用酶标法测百日咳杆菌的IgM、IgG和IgA抗体,部分病人细菌培养阴性者也可阳性,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则测不到上述抗体。
bubble_chart 诊断
肺门淋巴结结核出现压迫症状时可引起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也可有回声,结核菌素试验及肺部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bubble_chart 治疗措施
- 一般治疗充分休息及足够睡眠,保持居室空气新鲜,避免一切刺激诱发患儿痉咳,由于痉咳而影响睡眠者要给予镇静剂。饮食宜少量多餐,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呕吐后要重喂,注意各种维生素和钙剂补充,避免由于病程长而发生营养不良。
- 抗生素首选红霉素,用量30~5Omg/(kg﹒d ),连服7~10天,分4次口服,百日咳杆菌对红霉素最敏感。也可用氯霉素30~5Omg/( kg﹒d ),疗程同前,但要注意血象变化,一旦出现骨髓抑制现象要及时停药;氨苄青霉素100~5Omg/( kg﹒d ),分2次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卡那霉素及复方新诺明(SMZ-TMP)亦有疗效,疗程均为7~10天,用药时要注意毒副作用。在卡他期用抗生素治疗能缩短病程甚至阻断痉咳发生。如痉咳期用药不能缩短病程,但可减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如用药1周后病情未好转反加重者,应考虑换抗生素种类并要注意是否为其他病原所致的继发感染。
- 对症治疗镇咳、祛痰、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和5%碳酸氢钠混合液,每日多次。
- 大蒜糖浆用于轻症及年长儿,1%的大蒜糖浆2~8ml,每日3~5次,8岁以前每岁多1ml。
- 其他疗法:
- 痉咳严重及重症幼婴,可给泼尼松1~2mg/(kg﹒d),连续3~5日,也可应用高效价百日咳免疫球蛋白,剂量为1.25ml/d。
- 试用维生素K1一般用量为<1歲20mg/d肌肉注射;>1岁者50mg/d肌肉注射。本品具有解除平滑痉挛之作用,故有缓解痉咳之疗效。
bubble_chart 预防
- 隔离患儿40天,接触者检疫21天,服红霉素3~5天。
- 按时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注射后数周可产生免疫力,维持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