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右五味,以水1200cc(六升),煮取200cc(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bubble_chart 功效
泻热破瘀,消肿散结。
bubble_chart 主治
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则局部肿痞,按之痛甚,小便数如淋,或右足屈而不伸或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亦可下也。
bubble_chart 方义
方中大黄泻热祛瘀,解毒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散瘀,两药合用更能泻下瘀热;芒硝软坚散结,并助大黄荡涤实热,宣通壅滞,祛其热势,桃仁善破血结,并助牡丹皮活血散瘀;冬瓜子清肠中湿热,排脓散结消瓜子清肠中湿热,排脓散结消痈。
bubble_chart 辨证要点
- 肠痈(阑尾炎)。
- 右少腹疼痛拒按。
- 便秘。
- 盆腔炎。
- 苔黄腻。
bubble_chart 加减
- 少腹痛甚:加银花、蒲公英、赤芍、白花蛇舌草、延胡索。
- 阴虚舌红:加玄参、生地。
- 血瘀:加赤芍、川芎、红花。
- 阑尾炎:加银花、连翘、当归、枳壳、败酱草。
- 脓未成:加皂刺、白芷。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 阑尾炎延宕已成腹膜炎者,必须转诊西医开刀处理。
- 老人、孕妇、体虚者慎用。
bubble_chart 现代应用
通便,改善腹腔血循环,抗菌消炎。主要用于急性阑尾炎、膀胱直肠窝脓肿、子宫直肠窝脓肿、痛经、闭经、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卵巢囊肿、膀胱炎、泌尿系感染、肾盂炎、痔疮、直肠炎、结肠炎等。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