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白薇
別名白微
科屬蘿藦科
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蘿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薇 (Vincetoxicum atratum Bunge.) 和蔓生白薇 (Cynanchum versicolor) 的根及根莖。中國南北各省均有分佈。秋季採挖,曬乾。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苦、鹹、寒。歸胃、肝經。

bubble_chart 功效

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bubble_chart 主治

  1. 用於邪熱入營,陰虛發熱,產後虛熱。本品苦寒,善入血分,有清熱涼血,益陰除熱之功。既能清實熱,又能退虛熱。用治溫邪入營,高熱煩渴,神昏舌絳,常與生地黃玄參等同用;治餘熱未盡,陰虛發熱,骨蒸潮熱,常與生地知母青蒿等同用;治產後血虛發熱,夜熱早涼,低熱不退及昏厥等徵,可與當歸人參甘草同用,如白薇湯,共收養血益陰、清熱除蒸之效。
  2. 用於熱淋血淋。本品清熱涼血,又能利尿通淋,故可治膀胱濕熱等徵,常與木通滑石石韋等同用。
  3. 用於血熱毒盛的瘡癰腫毒,咽喉腫痛,及毒蛇咬傷等徵。內服外敷均可,也可配其它清熱解毒藥同用。
  4. 此外,本品還可清泄肺熱與透熱外出,可治肺熱咳嗽,及陰虛外感,發熱咽乾、口渴心煩等徵。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1. 《本經》:「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痛,溫瘧洗洗髮作有時。」
  2. 《別錄》:「療傷中淋露,下水氣,利陰氣。」
  3. 《本草綱目》:「風溫灼熱多眠,及熱淋、遺尿、金瘡出血。」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3~12克。煎服。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本品含揮發油、強心甙等。有加強心肌收縮的作用,並有解熱利尿作用。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