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矽酸鹽類高嶺石族礦物高嶺石,中國各地均產,全年可採,除去泥土、雜石。
bubble_chart 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塊狀。粉白色或類白色,有的帶有淺紅色或淡黃色斑紋或條紋;條痕白色。體較輕,質軟,用指甲克刻畫成痕。斷面土狀光澤。吸水性強,舔之粘舌,嚼之無沙粒肝感;具土腥氣,味微。
晶體結構屬三斜晶系,單晶體呈片狀,罕見,且個體極小,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片狀晶體呈六方形、三角形或切角的三角形,集合體成疏鬆鱗片狀、土狀或緻密塊狀,偶見鐘乳狀。純者白色,如被鐵、錳等雜質混入可染成淺黃色、淺灰色、淺紅色、淺綠色、淺褐色等顏色。條痕白色或灰白色。緻密塊體無光澤或呈蠟狀光澤,細薄鱗片可呈珍珠光澤。硬度1~3。相對密度2.61~2.8。具有滑膩感,土臭味,吸水粘舌,可塑性強,但不膨脹。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甘、酸平,歸肺、胃、大腸經。
bubble_chart 功效
澀腸,止血。
bubble_chart 主治
用於久瀉,久痢,崩漏帶下,遺精。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有濕熱積滯者禁用。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基本成分來自長石,其中常含有長石、石英的風化殘餘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