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訶子
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使君子科落葉喬木植物訶子 (Terminalia chebula Retz.) 的成熟果實。主產於雲南及 廣東、廣西等地。秋冬二季採取。曬乾。生用或煨用。若用果肉,則去核。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苦、酸,澀,平。歸肺、大腸經。

bubble_chart 功效

澀腸止瀉,斂肺止咳,利咽開音。

bubble_chart 主治

  1. 用於久瀉,久痢,脫肛。本品苦酸澀,能澀腸止瀉。可單用,如《金匱要略》的訶黎勒散。治虛寒久瀉、久痢或脫肛者,常與乾薑罌粟殼陳皮配伍,加《蘭室秘藏》的訶子皮飲。
  2. 用於久咳,失音。訶子既能斂肺下氣止咳,又能清肺利咽開音。治肺虛久咳、失音者,可與人參五味子等同用;治痰熱鬱肺,久咳失音者,常與桔梗甘草同用,如《宣明論》的訶子湯。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1. 《藥性論》:「通利津液,主破胸膈結氣,止水道,黑鬚髮。」
  2. 《本草綱目》:「訶子同烏梅、五倍子用則收斂,同橘皮、厚朴用則下氣,同人參用則能補肺治咳嗽。」
  3. 《本草逢原》:「訶子苦澀降斂,生用清金止嗽,煨熟固脾止瀉。」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澀腸止瀉宜煨用,斂肺清熱利咽開音宜生用。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凡外有表邪、內有濕熱積滯者忌用。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本品含大量鞣質(可達20%~40%),其主要成分為訶子酸、原訶子酸等。訶子所含鞣質有收斂、止瀉作用。水煎劑在試管中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