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組成 杏仁15克 飛滑石18克 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葉6克 厚朴6克 生薏仁18克 半夏15克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上藥用甘瀾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bubble_chart 功效
清熱利濕,宣暢濕濁。
bubble_chart 主治
濕溫初起,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狀若陰虛,病難速已。
bubble_chart 方義
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氣,使氣化有助於濕化;白蔻仁開發中焦濕滯,化濁宣中;苡仁益脾滲濕,使濕熱從下而去;三藥為主,故名「三仁」。輔以半夏、厚朴除濕消痞,行氣散滿;通草、滑石、竹葉清利濕熱。諸藥合用,共成宣上、暢中、滲下之劑,而有清熱利濕,宣暢濕濁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