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膽囊管部分阻塞綜合徵, 膽囊運動障礙綜合徵, Cozzolino膽囊管綜合徵, Biliar Cystic Duct Syndrome, 原發性慢性膽囊管炎 |
bubble_chart 概述 膽囊管綜合徵(Biliar Cystic Duct Syndrome)是指膽囊管的機械性非結石性部分梗阻,引起膽汁排出不暢,膽囊內壓升高所致的一組以膽絞痛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症候群。本徵也稱膽囊管部分阻塞綜合徵,膽囊運動障礙綜合徵,原發性慢性膽囊管炎,Cozzolino膽囊管綜合徵。
bubble_chart 病因學
病因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因素,以後天性因素多見,如膽囊管的慢性炎症、纖維化,膽囊管扭曲,膽囊管帶狀狹窄等,膽囊和鄰近組織器官的粘連使得漏斗部與膽囊管之間形成銳角也可引起。因膽囊管的部分梗阻,使膽汁流出受阻,膽汁瀦留於膽囊內引起膽囊內壓升高,從而導致一系列臨床症狀。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有陣發性右上腹或右季肋部疼痛,多為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由於進餐誘發,尤其為脂肪餐或飽餐後,有時勞累或精神刺激也可誘發。常伴有噁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症狀,症狀可持續數周至數年。一般無寒戰發熱和黃疸。
bubble_chart 輔助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分類及肝功能實驗基本正常。十二指腸膽汁引流,B膽汁出現延遲,用膽囊收縮素刺激後,B膽汁到6~20分鐘後才流出,且量少、持續時間長。口服膽囊造影劑後膽囊充盈良好,但排空延遲,36小時後膽囊仍顯影,同時顯示膽囊管狹窄、扭曲、細長等改變,總膽管影淡或不顯影,靜脈注入CCK後膽囊體積縮小不超過45%。99mTc-HIDA核素膽系掃瞄,膽囊排空延遲4小時以上。
bubble_chart 診斷
1.有餐後膽絞痛或右上腹不適,但無寒戰高熱、黃疸和白細胞升高。
2.口服膽囊造影劑或放射性核素膽系掃瞄可見膽囊充盈良好,但有排空延遲及膽囊管改變。
3.B型超聲、CT、X線膽囊造影等檢查未發現膽囊結石和占位性病變。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可行膽囊切除術或膽囊膽總管成形太。一般治療為低脂飲食、避免飽餐,防治膽系感染。對膽絞痛發作可用解痙劑如阿托品、硝酸甘油等藥物。
bubble_chart 鑑別
與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囊腺肌增生病等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