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概述 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是指局限於根尖部的牙周組織,包括牙骨質、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從病理上又分漿液性和化膿性根尖周炎。後一種,症狀明顯、病情嚴重,又稱為急性牙槽膿腫。它可將化膿性炎症擴散到根尖周外間隙,引起間隙紅腫、下臉水腫,影響視力。尤其是小兒,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檢查,然後才轉回口腔科治療,這種情況臨床并不少見。又如一個下頜第三磨牙的急性牙槽膿腫,它可引起咽旁間隙、嚼肌腮腺間隙,以至顳間隙、頜下間隙、口底諸間隙的化膿性感染。這種病人、病情相當嚴重,若得不到及時、合理的治療,病人預後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而慢性根尖周炎,症狀較輕,病程長,發展慢,常常形成瘻管,數月數年不愈。若形成慢性根尖囊腫,較大者可造成面部變形。若本病發生在兒童,可使面頜生長、發育受到影響,以致造成顏面畸形。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1.叩痛、咬合痛。
2.牙鬆動、伸長感。
3.患者能明確指出患牙。
4.根尖周紅腫、觸痛明顯,移行溝變淺。
5.持續性自發痛,晚期搏動性疼痛(跳痛)。
6.有發熱、畏寒,有的體溫升高。
7.部屬淋巴結腫大、壓痛。
8.牙變色。
9.牙髓無活力。對溫度、電測不敏感。
10.根尖部瘻管,紅腫,有膿性分泌物。
11.根尖周骨質膨隆,有乒乓感,牙移位、牙鬆動。嚴重者,面部變形。
12.骨膨隆者穿刺有粘性囊液和膽固醇結晶。
bubble_chart 輔助檢查
1.血液常規檢查
2.一般攝片檢查
3.分泌物及組織培養+藥敏
bubble_chart 診斷
1.牙有伸長感,叩、觸痛明顯。
2.患者能明確指出患牙。
3.有尖周紅腫、移行溝變淺。
4.根尖周膿腫并面部變形、壓痛明顯,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5.根尖部骨質膨隆,有乒乓感,穿刺有囊液。
6.有發熱、畏寒、體溫升高、白細胞升高、全身不適等症狀。
7.X線照片顯示根尖部有透射區。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1.急性根尖周炎:
(1)開髓引流。 (2)膿腫切開引流。 (3)局麻下調改過高牙尖,預防創傷合。 (4)根管治療。
2.慢性尖周炎:
(1)根管治療 (2)根尖切除術 (3)根尖囊腫刮治術。
尖周炎的炎性疼痛,消炎治療後,可消炎止痛,有別於三叉神經痛。
bubble_chart 預後
1.治癒: 治療後至少1年內無症狀和體徵;X線攝片顯示根尖周正常。
2.好轉:治療後,疼痛消失、腫脹或婁管消失。X線攝片顯示根尖周病變明顯縮小。
3.未癒:治療後,瘻管形成或有反覆腫痛,根尖周病變未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