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概述 Barre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複層鱗狀上皮被單層柱狀上皮所替換的一種病理現象。本身可無特殊症狀,當呈現食管炎、潰瘍、癌變時才會出現相應的反流症狀,部分Barret上皮易發生癌變。
bubble_chart 診斷
目前認為Barret食管系先天性食管上皮發育異常或是長期反流的結果,故對具有非心源性胸骨後疼痛,反酸,吞嚥痛或/和吞嚥困難等症狀者應盡早行吞鋇X線檢查及食管鏡檢查,X線鋇餐檢查可瞭解有無食管潰瘍及食管裂孔疝等反流性疾病存在。內窺鏡系確診手段,注意有無齒狀線消失或上移,橙紅或鮮紅色柱狀上皮粘膜區呈島狀分佈及有無併發潰瘍、狹窄等,鏡下取材活檢可鑒別系鱗狀還是柱狀上皮。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抗酸、抗反流為主要治療手段,可選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20mg 1~2次/d或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0.4 2/次、0.8 1/晚次及胃腸動力藥嗎丁啉10mg 3次/d或西沙比利5~10mg 3次/d。糾正反流後部分Barret上皮可逆轉為鱗狀上皮,內科抗反流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內科治療過程中應定期內鏡隨訪觀察治療後效果,一旦逆轉可降低癌變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