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概述 外耳道乳頭狀瘤(papilloma of external auditory canal)是發生於外耳道軟骨部皮膚的良性腫瘤,是其鱗狀細胞或基底細胞長期受刺激增殖的結果。我國南方較多見,好發於男性。病理改變與發生與其他部位皮膚上者相同。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腫瘤早期多無症狀,充滿外耳道時阻塞感、癢感或聽力減退。常有挖耳出血或挖出「肉塊」樣物者。伴繼發感染時可有耳痛、流膿。檢查可見外耳道有大小不等的單發或多發、表面粗糙不平、帶蒂或無蒂的棕黃色腫物,觸之較硬。有感染者可充血腫脹呈肉芽狀。有局部血循環障礙者可呈黑色,能部分自然脫落。增殖迅速者可侵犯中耳和乳突,偶在耳廓後下形成瘻管。本病有惡變傾向,應注意檢查耳周圍有無腫大淋巴結。
bubble_chart 診斷
無感染的小腫瘤依據其外觀可診斷,多數應靠病檢。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應徹底切除,有感染者先消炎。因此瘤極易復發,故術後要用硝酸銀、鴉膽子油、25%八角蓮酯酊或干擾素塗布創面,也要中電灼。累及中耳乳突者應行中耳乳突根治術。有惡變者應行術後放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