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概述 多數與各種導致胎盤功能失常的因素有關,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慢性高血壓、妊娠期感染(如風疹、巨細胞包涵體病、弓型蟲病)慢性心腎病、青紫型心血管異常、早婚初產、雙胎、高年經產婦、煙酒癮、嚴重營養不良、維生素A缺乏、孕期缺乏葉酸、高原地區、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藥,妊娠末期較長期地使用四環素或抗代謝藥物、臍帶附著部位異常、單根臍動脈、先天畸形、染色體異常等因素都可造成胎兒營養不良與缺氧。研究資料證明,臍靜脈的氧含量及氧飽和量百分數的確隨著成熟不良兒的嚴重度而降低,但與胎齡無關。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小於胎齡兒必須作"高危"新生兒對待,重點要注意下列幾項
- 進一步瞭解其母親的孕期營養、疾病、煙酒嗜好及遺傳代謝病家族史,有毒物質接觸史、妊娠史等,以供追查發病因素和處理時參考。
- 產前應做好復甦準備。
- 娩出時必須在30℃以上的溫暖環境下處理與復甦,離開產房轉送途中同樣需要保暖,最好能穿預熱衣著并用手提暖箱轉送。國外,有用鋁箔包裹以免散熱。入新生兒室或母嬰同室後盡快使其體溫維持在35℃。目的是為了節約能源,因其肝臟糖原貯量較少,糖原異生作用也差。
- 復甦後或有呼吸困難和青紫者須及時給於氧吸入。
- 早期餵養是預防低血糖的有效措施。因其代謝率較同體重的早產兒高,熱量需要亦多。吸吮力強者能直接按需吸吮母乳者最好,或將母乳吸出後匙喂或鼻胃管喂。 對於體重低、口喂量不足、初生3天熱卡難能達到251.0kj(60kcal)/kg•d,10天時未達502.1kj(120kcal)/kg•d者,可靜脈補充葡萄糖或給靜脈高營養液。
早期足量餵養不但可以防止低血糖和有利於體重增長,還可有利於腦神經膠質細胞的增生,減少以後智力低下等後遺症的發生。因為神經系統的發育在孕早期是神經元神經細胞數量的增多,後期主要是神經細胞的增大,軸突的分支及髓鞘形成。故生後早期補足營養對腦的發育尚屬關鍵階段。 由於這類嬰兒呈無症狀性低血糖,即使有症狀也屬非特異性,常被誤認為其它原因而忽略,故必要定期監測血糖。若低於2.22mmol/L(40mg/dl),則靜脈點滴25%葡萄糖2~4ml/kg,然後滴注10~12%葡萄糖維持正常血糖24~48小時,再逐漸減量,估計經口服能維持正常血糖值時停止靜脈補糖,但需繼續測血糖3天,以防復發。 - 其它合併症的防治 有缺氧窒息史者應及早糾正酸中毒。如出現低鈣血症應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有紅細胞增多症症狀者,可作交換輸血治療。 據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調查,這類嬰兒血鋅值常較正常兒低,故宜生後適量補鋅,每日3mg連服6月,以免因缺鋅導致納呆,再由納呆致進一步營養不良和發育不良。
- 防治感染亦屬必要,疑有宮內感染時 最好爭取做臍血IgM測定和有關TORCH的檢查。需要時還應作頭顱攝片、B超和CT、 染色體、眼底等檢查。
- 智能訓練有利於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 和提高智商。長期隨訪所取得的信息反饋有助於提高改進圍產新生兒階段的處理。